 |
武术健身 _
健康知识 |
| |
|
太极的希望和挑战 |
|
谈到太极拳的走向世界,不能不提到我们的近邻。记者采访为推广太极拳作出贡献的太极拳名家李德印时,他说,中日友好团体的合作,使太极拳在发展喜人。已搞出有自己特色的太极拳,像简便易学的8式太极拳,是最... |
|
2017-03-14 15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理论里的隐语 |
|
太极拳的偈语,亦隐语。是们的心得体会之精华,历来为不传之秘。读懂他就像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如能对他的心得正确理解,对练拳帮助匪浅,但是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只有吃到螃蟹才知道螃蟹的味道。别人的... |
|
2017-03-13 68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冯志强论太极拳 |
|
一、太极拳的性质内以修身,外以致用,这是所有武术本义的两大要素。一类是外功拳,也称外家拳;一类是内功拳,也称内家拳。以力运气的运动称为外功拳,主要特征是以外为主,由外动到内动,力求以快制慢,先发... |
|
2017-03-13 40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论太极拳的坐腕 |
|
奇怪的青筋不露女士有一次,一位中年女士,很细心地看我在清晨的山边公园e练太极拳,她观察了好一段时间,最后她几乎无法容忍地走过来,打断我的练习说:「这位先生,你的手掌完全不正确,太极拳的手掌不可以... |
|
2017-03-13 24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学拳须明理 |
|
学拳须明理,这是一个老生常变的话题,而且老生常谈到耳朵都生了茧子的话题,但现今学武者有几人能真正明白“学拳须明理”这个道理呢?陈式太极理论家陈鑫先生说:“学练太极拳先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
|
2017-03-13 86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技击技术四要 |
|
技击,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的功夫,就等于有体无用,就不能称之为武术,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性命双修,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技击是全面的、丰富的,同时也是客观的。要达到技击境界必须经过长期练... |
|
2017-03-13 83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腰”的锻炼 |
|
俗话说“太极拳,太极腰”。一个人的“腰”是人体上下转动的枢纽(关键),它对全身的变化,调整人体重心的稳定。以及推动劲力达到肢体的各部位都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所以太极拳经谱中云:“腰为主宰”、“主宰... |
|
2017-03-13 44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张茂珍先生论松活弹抖 |
|
“松活弹抖”是陈式太极拳近代拳家提出的一个专用术语,有时被人片面用来形容太极拳的发劲功夫。其实细究起来,松、活与弹、抖是既对立统一,又有着不同层次与涵义的两个概念。陈照奎老师曾经强调:“松、活、... |
|
2017-03-13 61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何谓“揽雀尾”? |
|
关于“揽雀尾”,有不少美丽的传说,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极拳使用法》中一篇叫《杨禄禅先师轶事》的文章,其中有一段精彩描写:“有飞燕入帘,低绕近身,即起手速抄之,顾谓僧曰,此鸟驯就人,聊与... |
|
2017-03-13 93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论“气沉丹田” |
|
“气沉丹田”是与“虚领顶劲”相对而言的。二者是一个共成的整体,不可偏废,是王宗岳首先在《太极拳论》中对练拳者的身躯、形体、姿势和“内在的意境”提出的两大要求。现分两文而言之。本文论“气沉丹田”为... |
|
2017-03-13 20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试说“折叠” |
|
(一)引言太极拳的开创和它以后的实践,正如《十三势歌》所说的:“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都是以养生为宗旨,御侮只是余事而已。《武术》近来推出《太极养生版》,为广大群众标举了一面响亮的旗... |
|
2017-03-12 90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丹田劲 |
|
“丹田”,是古时道家研炼内气的“丹炉”,通常指脐下一寸三分处。道家早在唐末时就兴起了养炼热潮,及至两宋,更加盛行。尤其从北宋宋神宗即位起,内丹术空前发展,其学说也日趋成熟,南宋的金丹派尤以修练内... |
|
2017-03-12 70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武当原始太极拳三十七式 |
|
1、预备式:俩拳握置腰眼下,半面向左转,眼平视,意守丹田(按丹田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咀闭,由鼻出气一口,肩头下降而气自归丹田。)2、提手上式:由上式俩拳向左提起,右覆左仰;(由此式起,始入谱名)3... |
|
2017-03-12 39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张达泉太极经验谈 |
|
一.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二.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 |
|
2017-03-12 96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尾闾中正的内涵与精义 |
|
在我国习练太极拳和研究太极拳方面,对于尾闾中正这个要领,几乎无人不晓。但由于古代拳谱论述过于简要,或者说较为抽象,加上各家各门各派,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在解释上各有其说,而很难从生理学、解剖学... |
|
2017-03-12 70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习练太极有感-“任”“督”之惑 |
|
后生可畏,OKCHEN习练太极之钻研精神及韧劲,令人敬佩!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何况其能牌涞婪伤俣进,相信其......。此文,对习练者颇有启发感,为便利大家观看代为编辑重排。“任”“... |
|
2017-03-12 28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什么是内化,如何练习内化? |
|
一)观内其心,心无其心。(二)观外其形,形无其形。(三)观运其物,物无其物。(四)物我合一,无我无物。此为太极拳无极气功的四句诀。一、练太极拳配合无极气功的重要性为什么练太极拳还要练无极气功?无... |
|
2017-03-12 88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呼吸练法 |
|
太极拳运动必须配合呼吸,但刚开始太极拳锻炼时就着意于呼吸,反倒使动作僵硬,呼吸急促。只有进行专门的呼吸练习,形成自动的呼吸程式,自能和动作相配合。调息练习要求呼吸加深加长,肺活量增加,体内得到更... |
|
2017-03-12 20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丹田内转的操作方法 |
|
关于丹田内转功的具体练法,陈式太极拳各名家都视为珍藏,内蒙古的妥木斯先生在《武魂》杂志(2001年第11期)上发表的一篇短文倒尽了此重机密,并于后来做了补充,现将全部内容贴上,希望能使大家得到一... |
|
2017-03-12 47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
|
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一七九九片十八七三)的老师。杨露禅在陈长兴那里学了许多年,才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陈长兴的父亲陈秉... |
|
2017-03-12 93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内气的练习方法 |
|
太极拳内气的练习,要遵照以下三个阶段,方可使内气一气贯通.在这三个阶段内,练习者本人除了勤学苦练,细心体会外,还需必要的指导,以去其丢,方可度过难关,以至成功.第一阶段:此阶段的练习目的主要是熟... |
|
2017-03-12 34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陈氏太极拳的养生健身 |
|
陈氏太极拳不但具有强大的技击性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养生健身价值,要练好陈氏太极拳,首先要对陈氏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重要价值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练习太极拳的根本目的,使你早日步入陈氏太极拳这门... |
|
2017-03-12 40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特效减肥法-太极拳 |
|
中国的太极拳成了的新宠。大批民众参加打拳,俨然成为全动。太极拳能在流行,有几个重要因素。医学界频频发表有关太极拳的研究报告与数据,证实练习太极拳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心脏病、骨关节炎和其他慢性疾病,... |
|
2017-03-12 92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简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和推手-牛胜先 |
|
练好太极拳,把周身之劲练成一家,把桩功和腰腿练的合乎要求,然后再学太极推手。练好太极拳的标准是:头顶、肩沉、肘坠、腕坐、指展、胸含、腹实、腰松、臀敛、肛提、裆圆、周身之劲,一松到脚。这才算基本达... |
|
2017-03-11 92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纵横太极-重点摘要 |
|
纵横太极钟文渊先生著重点摘要◎序言一、师承林久惟先生。二、初学喜用力推手,渐无敌手,但没把握散打。三、第四年改用「不用力」推手,不得要领,不敢再推。四、六年间,专心练拳架。五、第十年,灵感闪过,... |
|
2017-03-11 22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软病漫谈-李秒丰 |
|
太极拳虽以松柔为本,以柔化见长,但却内含坚刚,松柔只是其表,外柔而内刚才是其最根本的特点。所以前辈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述。然而,今之太极只知有柔不知有刚,强调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不仅新人... |
|
2017-03-11 82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入门:丹田缘何有劲? |
|
太极拳论有言,练太极拳要气沉丹田。实践中,经常见到拳师们用腹丹田放劲,能将使用拙力的出较远。然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太极内劲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此劲绝非只有腹丹田可发放,除了人体... |
|
2017-03-11 42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锻炼太极拳的程序和方法-李品银 |
|
太极拳作为古老文明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虽然博大精深,但因其易学练的特点,深受练习者的喜爱。然而,为什么练习太极拳之后会存在体会深浅、受益大小差距甚大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一个正规训练过程的问题没有... |
|
2017-03-11 61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开肩开胯 |
|
老拳师经常说,开肩开胯,肩胯相合。实践中,经常见到练习太极拳时间较长的爱好者仍然没有开肩开胯,更不可能知道如何才肩胯相合。太极拳是心脑意识拳,因而凡习拳起步就是从意道进行研习的,不然,仅仅做了一... |
|
2017-03-11 62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浅谈太极推手-陈炎林 |
|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独特的训练方法。架子开始着熟,身法要求渐能把握,由外而内寻求松沉,就须学推手。推手是验证架子是否练得正确,找出自身毛病(丢顶)所在,再回到架子上改善不足之处。能反复的在推手及走... |
|
2017-03-11 75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