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术健身 _
健康知识 |
| |
|
太极五步 |
|
太极五步是太极十三总势中的五步法,即指进、退、顾、盼、定。这五种步法同样也对应着人体经络脏腑的有关窍位,同时也与五行对应,即金木水火土。现将其对应关系分述如下:(1)前进:在五行中属水,方位正北... |
|
2017-04-04 76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李雅轩的回忆和经验谈 |
|
杨澄甫老师过去推手发劲的情形:杨老师的发劲,打去松沉软弹,有透力,有将人之骨架打垮打塌的可能,透内之力惊心动魄,有令人万分恐慌之感。如这种劲打来,无论对方有多大的力量,也是抵抗不了的。杨老师之拳... |
|
2017-04-04 38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听师父谈松腰塌胯旋裆 |
|
五年前,我的同事中有一些老师喜欢上了太极推手,我从小就对武术很感兴趣,于是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经过一年的学习我觉的学到了一些技巧,和一些同事推的比较顺手了。但是总觉的还对太极的奥妙还根本不懂,... |
|
2017-04-04 77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人体处处皆太极 太极浑身都是手 |
|
“人体处处皆太极”之辞,出自清末民初时期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这理论与著名太极拳家顾留馨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之说有同工异曲之妙。顾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太极拳中的攻防功能... |
|
2017-04-04 29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 腰如旋球自玲珑 |
|
人体之腰是指包括腹部、腰脊、尾闾、双胯关节、大髋骨盆等在内的整个“中节”系统。太极拳对腰法的要求很高,拳谚有言,腰活全身“灵”,腰死全身“僵”。经过推研,终得腰之要诀。特言之如下:1、气沉丹田与... |
|
2017-04-04 68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传统太极拳理论的现代解读 |
|
引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的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物质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人类更加追求自身的生活质量,在人类的生活质量中,身体的健康无疑... |
|
2017-04-03 21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关于将太极拳功夫练到点状人体形象 |
|
何为将太极功夫练到点状人体形象?笔者只有答卷,不敢说对错。点状人体形象是一种比喻,指对太极功夫练到相当程度的人而言,自觉浑身细腻灵透,有如无数点组成的人体形象灵活异常,变化莫测,是人的意识和躯体... |
|
2017-04-03 88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陈耀庭谈太极拳与站桩 |
|
大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不站桩,其实站桩是太极拳功夫的重要组成部份,既养生又出功夫。在清代太极拳秘谱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DD俗名站桩”一节,说练守中土,练中定劲的重要,“所难中土不离位”,“定之... |
|
2017-04-03 17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谈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
|
高臣、于汶水在《武魂》杂志1995年第6期的文章“意拳与人体仿生学”指出;武学内在力量的根本就是从动物运动机制中提炼出的抻筋拔骨的训练方法;恢复先天本能状态的训练手段是紧不是松。这种观点颇具见地... |
|
2017-04-03 24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
|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就是经典理论著作业没有专门阐述过这个问题。慢慢地练太极拳架好像是天经地义的。“慢练就是慢练,还要说为什么吗”?太极拳所包括的内容大概有四个方面:1、攻法2、架子3、推手4、散... |
|
2017-04-03 98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 |
|
一.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二.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 |
|
2017-04-03 69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空无脚下松 |
|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太极拳也是始于足下。拳论云:“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而绝大部分练拳者或认为太极拳要从手上松、从头上往下松。笔者无意否定他家。从... |
|
2017-04-03 35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如何练好太极拳 |
|
一.练太极拳往往不感到有明显的健身效果,与慢走、登山等好象差不多,仅仅是不易感冒。其原因有二,一是练拳的时间不够,即运动量不够。如果每天只练三遍简化太极拳,大约需时15钟,对体弱的人来说可能合适... |
|
2017-04-03 65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关于太极拳中的意、气、身 |
|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 |
|
2017-04-03 96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发劲与不发劲的差异 |
|
一般人对于发劲的观念大多停留在一般表演性质的推手,此一表演性的推手发的是松柔劲(直劲),这种劲为初级的劲法,很多练太极的人常以为两人套招慢慢推,被推的人慢慢退,然后再推回去让对方出去,以为这样就... |
|
2017-04-02 53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内劲密探 |
|
太极八法堋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挤劲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采劲玄关肩井合,列劲意在蹬后脚,肘劲劳宫找肩井,靠劲玉枕扛大包。八法对应文王八卦而寓变化,故合八卦之象,太极本无法,动即是... |
|
2017-04-02 34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谈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 |
|
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即颉⑥邸⒓贰按、采、、肘、靠、进、退、顾、盼、中定。长期以来,对太极十二势论述较多,而对十三势中“中定”论述较少,使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对中定存在颇多误解。在此,笔者根据... |
|
2017-04-02 82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境界 |
|
太极拳介于艺与道之间,处于有无之间,在内不在外,要以有处揣其无,以虚处度其有。太极拳的意境如画家随手画画,构图笔墨并不是刻意安排,然而一笔便意趣盈然。但达到这种高境界非一日之功,如齐白石画虾。白... |
|
2017-04-02 91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 内转丹田 |
|
打拳贵在精神气,精神领起势要惊。精神贯足,内气充足,内劲浑厚,拳术的威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冷炸弹脆、见手分离的高级境界,或称太极功夫。拳经云:“太极拳中路,功夫最为先”,“不是别有方,... |
|
2017-04-02 46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陈式太极拳内功教程全集 |
|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一)一、混元桩(时间为30分钟)内容:1、起式: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膝微屈,上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两手自然下垂,手不贴身。2、将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呈抱... |
|
2017-04-02 86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起势之前 |
|
起势之前有六件事儿:一、正身;二、收心;三;写意;四、凝神;五、调气;六、守丹。一、正身。正身先自下而上。脚放松收至踝,踝放松收到膝,膝放松收到跨,跨左右分而前包、正尾闾,尾椎放松下垂,沿脊椎督... |
|
2017-04-02 33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郑曼青与其学生关于练拳、推手的对话录 |
|
一、在大部份武艺行中,学生的造诣均会接近老师,或高过老师。何故你的学生没有人能接近你。不管他们进步如何快速,其水准均低你远甚。可有何秘诀?【师】不错,是有秘诀。但是此秘诀太过简单,简单的几乎令人... |
|
2017-04-02 86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拳在拳外 |
|
1.家父论“太极”太极真的是个好东西。太极就是划圆,是有氧运动。但那些招式是无所谓的。关键是太极的意。太极上的道理也都非常得好。2.筋骨我问:你是否遇到过天然的筋骨强健,而且身体协调、身手灵活的... |
|
2017-04-02 85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论身备五张弓 |
|
太极拳要求我们“一身备五弓”。古代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公有诗云: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上下之弓谓之“身弓”,四旁之弓即“四肢弓”,合起来就是“身备五张弓... |
|
2017-04-02 20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松功如何修炼 |
|
松功是太极拳内劲或内功修炼的重要一环,是练习内功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对此,无论在理论认识,还是在练功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认识和误区。从古至今,尚没有一本著述把这个“瓶颈”问题阐述清楚。在实践... |
|
2017-04-02 18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科学的练法 |
|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的架子太极拳的架子,严格的说来,与其他拳术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对于身法的要求上也没有十分的特别之处,但是对于腰部及脊椎的运用那是... |
|
2017-04-01 83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传拳不传步 |
|
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傅!手势两扇门,全靠步赢人。可见步法在武术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去研究太极拳的步法,一是失传的原因是许多的练拳人知道步法的练法,二是一部分人只是在哪傻练,看不起步法!... |
|
2017-04-01 13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追求百分之百的柔 |
|
太极拳是百分之分柔的太极拳是百分之百「大大柔」的。当然宗岳门所说的太极拳,是指太极拳祖师王宗岳所发明的太极拳。至於各家太极拳要有多少百分比的柔,那是各家太极拳的私事,外人不便置喙。卖瓜说瓜甜,好... |
|
2017-04-01 26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前辈是这样苦练太极的 |
|
武术,博大精深。一直很是仰慕武学们的惊人武艺,每每听到大家讲到这些武学大家的苦练过程,都倍感敬佩!这里转载一篇,以睹高士的风骨!!!摘自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自叙......他检查出我患有:先... |
|
2017-04-01 25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不同 |
|
一、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区别杨式太极拳除在套路的风格上与陈式太极拳有较大的区别外,在其他要领方面也有一些区别。陈式太极拳大架的手形要求为凹形,中指领劲;陈式太极拳小架的手形要求为瓦棱形,食指... |
|
2017-04-01 71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