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术健身 _
健康知识 |
| |
|
太极拳的通三关和备五弓 |
|
一、通三关太极拳身法上的“立身中正安舒”,与功、气功的身法是一致的。练太极拳时,脊柱节节松沉,随着动作的开合,会阴间的裆劲有上翻之意,百会穴虚领顶劲,而气往下沉,内气沿任督二脉自然流转,用功日久... |
|
2017-04-07 99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丹田内转论 |
|
为什么太极拳可以起到健脑、嫩肤、健美的作用?除了上述它那些运动方式上的特征之外,其奇妙的内功――丹田内转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关于“丹田内转”,在顾留馨、沈家帧著的《陈式太极拳》及顾著的《太极拳... |
|
2017-04-07 40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内丹” |
|
“内丹”训练之法,有《张三丰炼丹秘诀》以及合订本《张三丰太极内功》奉为金科玉律。在古今道行之传,即不外乎于二种途径,一曰“显传”,二曰“秘传”。“显传”者,则是用文字书刊传承。所谓“秘传”者,师... |
|
2017-04-06 26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如何远离“太极操”? |
|
太极明人话太极这次要讲的是张镜明站长给我出的题目――如何远离“太极操”(特别声明,这里所说的“太极操”,是泛指那些缺少太极拳内涵的所谓“太极拳”)。如何远离“太极操”?关键是在明拳理。我师爷杨禹... |
|
2017-04-06 31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如何练“气势” |
|
如何练“气势”前几天师父看了看我的拳架说:还有点快,少点气势,应再加点意念。他以云手为例,说凡是逆缠时,意念中手指要摸着前方的“天边”,顺缠时手斜下边的“地边”。过一段气势就出来了。依照练了两遍... |
|
2017-04-06 50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怎样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 |
|
练陈式太极拳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得越尽,太极拳的弹性内劲就产生得越快。但是,怎样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有些练拳者不得其要领,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身上的... |
|
2017-04-06 58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
|
1.太极推手是训练习者掌握太极拳实战技巧的重要阶段,是介于盘架与技击之间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素养来源于盘架与基本功训练,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太极拳基本素养之后方可习练推手,是从知劲到懂劲的必经之路。当... |
|
2017-04-06 27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功夫精髓-呼吸力 |
|
同学们好:昨天我们学习了太极拳功夫内劲精髓的丹田力部分,相信大家都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刚才有很多的同学问我,发丹田力技击与不发丹田力技击有何区别?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们... |
|
2017-04-06 86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哲学拳 |
|
太极拳的发明者,当之无愧地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中国传统的主要是道家的哲学思想,有着超常的理解认识。自远古以来,道家通过对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大自然关系的长期观察、体悟,建立起了天人整体观,以自... |
|
2017-04-06 43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眼睛通神明 |
|
王宗岳太极拳三阶论:“着熟、懂劲、神明”,初阶为招式(着),关键在“式”;中阶为技击,关键在“劲”,劲力之运用;高阶为精气神,关键在“明”即眼之运用。眼法之用尤为关键。着熟、懂劲,乃至神明,至登... |
|
2017-04-06 90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练习太极拳时五指的其中奥妙 |
|
只知五指为掌,而不知掌中奥妙,不知每根手指的功用。以下给大家详细讲解每根指头的功用:大拇指:掌握自己的重心。在练拳时虎口要微撑,就能很好的掌握平衡。食指:食指不能用一点力,要轻轻的扶着运动路线走... |
|
2017-04-06 51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打虎式的左弓步该怎么练 |
|
我练了数十年的杨式太极拳(八五式),最近,对左打虎式左侧弓步的左脚该向哪个方向迈步,竟犯起迷糊来了。不怕你笑话,说给你听听,或许能得到你的指点。看书本,看周围晨练,打虎式左弓步动作有好几种。右脚... |
|
2017-04-05 31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内功修炼的步骤 |
|
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功拳,无论是用于技击养生,要想真正地起到作用,必须修炼太极内功。但是关于太极内功的修炼各门各派,方法各异,甚至包括太极拳是否还需要或者不需要修炼内功还是存在争议,笔者是无法一一... |
|
2017-04-05 86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与圆圈原理 |
|
太极就是一个圆圈,太极拳也就是由无数的圆圈连贯而成的一种拳法。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开这个圆圈,离了这个圆圈便违背了太极的原理。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则皆不能离圆圈。太极拳的招架便是攻击,攻击也... |
|
2017-04-05 79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站桩的重要意义 |
|
任何拳术套路都是由若干拳(招)式所组成,太极拳也是一样。因此,很多人便认为练拳就是练招法,练会了套路动作就算毕业。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招法本无属性,而劲法才有属性。招法的性质是由劲法决定的。... |
|
2017-04-05 28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为何代不数人? |
|
太极拳究竟有多难练,为什么会代不数人?1:明师难求,练不出东西,为什么门里出身,自强三分呢?就是没有走冤枉路!2:自古来,武术家都很保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宁可失传,不可妄传,武术当初是安身立... |
|
2017-04-05 15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运动 |
|
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动作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并在动作中有左右... |
|
2017-04-05 89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怎么样练好搂膝拗步 |
|
在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中,搂膝拗步占了九式,要打七次左搂膝拗步,二次右搂膝拗步,表明它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搂膝拗步较其它招式易学好打,笔者以为按照拳理要求。能打到位就很难。现将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 |
|
2017-04-05 47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内功的特点及功理 |
|
摘要:欲习练太极内功,首先要了解太极内功及其道理。明理才能练好功。太极内功是太极拳术的深化与补充,它既是太极拳经过套路学习、盘架子、揣摩架子,和不断修正身体意气形招式后的进一步的深化,同时也是一... |
|
2017-04-05 58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赵幼斌老师答“关于呼吸的问题” |
|
答《武术》问“关于呼吸的问题”,09年第八期问:1.呼吸方式有自然呼吸、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等方式,这些呼吸方式在练功中有什么作用?2.修炼太极拳内功是否必须采取逆腹式呼吸?3.练习太极拳应该... |
|
2017-04-05 73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浅谈太极拳与个人修养 |
|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 |
|
2017-04-05 18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练拳诸病五十例陈照奎 |
|
1、僵:有刚无柔,通病。防治:全身放松,同时,要做到松而棚劲不丢。2、飘:有升无沉,有上无下,漂浮,或叫拔根。尤其是在提腿和跳跃动作时更易犯此病。防治:轻沉兼备,逢上必下,周身有上升部位必有下沉... |
|
2017-04-05 38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练出太极拳真功的感觉 |
|
一起太极又四象,二阴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太极就是在一开一合、一呼一吸的鼓荡之间。太极讲求,四正四隅,抻拉拔扯,上拔下拽中空,前进后退... |
|
2017-04-05 32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几种杨式太极拳拳谱之比较 |
|
李亦畲《十三势架程序》55式[见《太极拳谱》]与杨谱不同的有:多十字摆莲(不是转身摆莲)、转身踢一脚以及结束的双抱捶。名称有较多与今不同,如三甬背,倒辇猴等等。可见李谱与杨定型拳谱有较多不同。李... |
|
2017-04-05 73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人体处处皆太极 太极浑身都是手 |
|
“人体处处皆太极”之辞,出自清末民初时期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这理论与著名太极拳家顾留馨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之说有同工异曲之妙。顾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太极拳中的攻防功能... |
|
2017-04-04 29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 腰如旋球自玲珑 |
|
人体之腰是指包括腹部、腰脊、尾闾、双胯关节、大髋骨盆等在内的整个“中节”系统。太极拳对腰法的要求很高,拳谚有言,腰活全身“灵”,腰死全身“僵”。经过推研,终得腰之要诀。特言之如下:1、气沉丹田与... |
|
2017-04-04 68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猫行步练法 |
|
有些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见拳书中有“迈步如猫行”一说,以为这是单纯的形容词,意思是练拳行步时好比家猫或野猫般的轻灵、稳健。殊不知传统太极拳中确有猫行步的单练。其详尽细致的介绍又少见于书籍与杂志的字... |
|
2017-04-04 77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硬拉慢荡不如自身活-浅谈对待太极拳的“要领” |
|
太极拳,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要领”,太极拳真的有那么多要领吗?我们该如何对待?以我粗浅的感受,前人积累出来的“要领”,并非都是要领,大多是掌握了要领后的感受,这需要我们去认真辨别。... |
|
2017-04-04 66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中力、内气与内劲的关系 |
|
在中国武术文化中,对力、内气与内劲等内容的探究“是历代拳师们不休的话题。探讨这些问题的实质,自然成为身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时代的练武人或武术爱好者的研究课题。尽管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通过各种... |
|
2017-04-04 68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浅议吴式太极拳内劲的习练 |
|
太极内劲的概论何谓太极内劲,众说纷纭。其实最简单的解释,内劲就是能在一瞬间把体内所有集聚的力量集中在一点发出的能力。蓄力时上松下沉,虚领顶颈,将全身的劲沉至脚跟,如拉满的弓,发劲时蹬腿立腰瞬间把... |
|
2017-04-04 21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