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特色小吃 > 

糖不甩是什么地方的菜,怎么做

作者:佚名     时间:2020-12-02     浏览:669

文章目录

一、糖不甩是什么地方的菜
二、糖不甩的历史典故
三、糖不甩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四、糖不甩的饮食禁忌
五、糖不甩的做法



糖不甩是什么地方的菜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名点之一,属于粤菜甜点。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糖不甩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


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


糖不甩的历史典故


那么这“糖不甩”的由来又是什么呢?据传还跟八仙有关。清朝道光十九年,广东东莞东坑镇一带吸食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过“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杀住了流毒,体力、智力恢复。农历廿四节气倒背如流,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


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糖不甩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糯米在南方被称为“糯米”,在北方则被称为“江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的主要原料,因其香糯,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


糖不甩的饮食禁忌


因为糯米性黏滞,难于消化,老人、小孩或病人宜慎用。


1、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凡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2、病后消化力弱者。糯米黏腻,若作糕饼,更难消化,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饼,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糯米不利于康复。


3、糖尿病人。因为糖尿病患者是对糖的代谢不正常,忌食多糖食物,而米饭在体内即水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含糖量更高,故当忌食之。


4、胃肠道病患者。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糯米,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5、老人和儿童。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果吃得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糖不甩的做法


材料:糯米粉200克、片糖2块、黄糖或砂糖60克、碾碎的花生2汤匙、粘米粉、椰丝、白芝麻等适量。


做法:


1、花生肉碎跟芝麻拌匀,用白镬中火炒香,待凉加入椰丝和砂糖拌匀.


2、用筛滤过糯米粉,倾入两汤匙至三汤匙冻开水搓成粉团,搓成小丸后放入滚水里煮熟,沥干水分.


3、锅中加水煮融片糖使成糖浆,当片糖完全溶化后,慢慢加入糯米汤丸,要不时用调羹搅拌,以免粘锅底.


4、待汤丸熟时取出,撒上炒好的花生芝麻等配料便成。


注意:粉团搓好后要滋润发光,有韧性、无粉粒、不粘手的才算标准。


总之,上面就是有关甜点糖不甩的介绍,现在大家是不是对它已有所了解。



喜 欢

340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宫爆鸡丁是什么地方的菜,怎么做
下一个:三不沾是什么地方的菜,怎么做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