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人群常识 > 

怀孕呕吐的原因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9-21     浏览:875    

文章目录

一、怀孕呕吐的原因是什么
二、缓解怀孕呕吐的方法什么
三、怀孕呕吐吃什么调理


怀孕呕吐的原因是什么


1、怀孕呕吐的原因是什么


在妊娠早期(停经六周左右),孕妇体内绒毛膜(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这些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妊娠12周后随着体内HCG水平的下降,症状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2、怀孕呕吐的表现是什么


在怀孕初期,孕妇会变得讨厌闻到某些食物的味道,少数孕妇呕吐逐渐加剧,称妊娠呕吐。呕吐继续加重,不能进食、进水、引起脱水及酸中毒,称为妊娠剧吐。精神过度紧张,神经系统功能不够稳定的孕妇发生呕吐更多。年轻的孕妇比年长的孕妇容易发生呕吐;第一次妊娠发生呕吐往往较多次妊娠者多;肥胖体形的孕妇呕吐症状较为严重;家庭妇女比职业妇女妊娠呕吐症状严重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孕妇呕吐症状较轻;有一年以上不孕史后怀孕时呕吐症状不明显;双胞胎孕妇呕吐症状严重;有妊娠呕吐现象的孕妇,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的可能性比无妊娠呕吐的孕妇少。


3、怀孕多久会呕吐


女人怀孕都会呕吐,那一般怀孕多久才会呕吐呢?这个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怀孕一个月后就会出现,三到五个月后就会自然消失,也有人整个孕程都不会出现呕吐现象。一般来讲,妇女在停经四十多天才有如恶心,晨起呕吐,厌油腻,嗜睡,流涎,畏寒,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食酸物称早孕反应。早孕反应约持续2个月自行消失。多数女性在怀孕6周以上时,会出现恶心、呕吐,一般出现在早晨起床后数小时内。症状轻者食欲下降,偶有恶心,范吐;少数人症状明显,吃什么吐什么,不吃也吐,呕吐也不限于早晨,而且嗅觉特别灵敏,嗅到厌恶的气味也会引起呕吐。


缓解怀孕呕吐的方法什么


1、不强迫自己


尽量避免可能会让你觉得恶心的食物或气味。如果你觉得好像吃什么都会觉得恶心,不要着急,吃那些能提起你胃口的东西,哪怕这些食物不能让你达到营养均衡也没关系。不管什么东西,多少吃进去一点,总比吃一大顿但全都吐出去了要强很多。


2、少食多餐


或者随时吃点零食,一刻都不要让自己的胃空着(空腹是最容易引起恶心的)。另外,多吃富含蛋白质的清淡食物,这类食物有助于抑制恶心。不过,总而言之,你还是要吃些能够提得起你胃口的东西。


3、避免高脂肪


避免吃高脂肪的食物,因为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消化。避免吃油腻、辛辣、酸味和油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你已经变得脆弱的消化系统。


4、小口喝水


不要“牛”饮!尽管喝水对预防脱水非常重要,但也不要一口气猛喝,把胃涨满,因为这样你的胃里就盛不下其他防吐食物了。如果你吐得很频繁,可以尝试含有葡萄糖、盐、钾的运动饮料,这能够帮助你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怀孕呕吐吃什么调理


1、甘蔗鲜姑汁


甘蔗汁半杯,鲜姑汁1汤匙。将甘蔗剥去皮,捣烂绞取汁、鲜姜洗净捣碎取汁,然后将两种汁倒在一起,和匀稍温后饮服。有和胃止呕之功。


2.、糯米汤


糯米120克,按常法熬汤饮,每天分四次温服,禁食硬、冷食物。具有益气、和中作用。


3、黄连苏叶茶


黄连1.5克、苏叶3克。将黄连、苏叶泡水代茶,频频饮服。功能清热和胃。


4、韭菜汁


韭菜200克,鲜姜200克,白糖适量。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用白糖调匀饮服。具有温中止呕之功。


5、芹菜甘草汤


鲜芹菜根10克,甘草15克,鸡蛋1枚,先把鲜芹菜根、甘草洗净熬汤,水沸后打入鸡蛋后趁热服。功能清热,降逆。

 
喜 欢

502

 
上一个:怀孕多少天能做人流
下一个:无痛人流要多长时间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