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烹饪技巧 > 

杨梅酒泡多久可以喝?自制杨梅酒的做法和功效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7-11     浏览:518    


杨梅酒的味道有些类似红葡萄酒,但却又多了几分特有的杨梅果香,其不仅口感馥郁芬芳,而且对健康也十分有益。据《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具有“可止渴、和五脏、涤肠胃、除烦愦恶气”等诸多功效,而用杨梅鲜果酿制而成的杨梅酒,在夏季经常饮用更是能有效预防中暑,并对于夏季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因受寒而引起的腹泻也有十分灵验的疗效呢。


杨梅酒的用料


主料:杨梅500克、江米酒500毫升;
  辅料:冰块适量;
  调料:冰糖150克、蜂蜜适量。


杨梅酒的做法


1、挑选成熟新鲜、没有破损的杨梅,摘除叶子、果梗,并用高度白酒清洗杨梅,我用的是二锅头。


2、泡杨梅酒的广口瓶清洗干净并彻底晾干。


3、将杨梅和冰糖以层层交叠的方式,即一层杨梅,一层冰糖,放入瓶中,最后再倒入所有的酒,让酒漫过杨梅,盖紧盖子,避光室温下三个月即可。


4、启封后,要迅速分离果肉和酒。喝时可以倒上一小杯,加入冰块与蜂蜜,清爽甘甜。


杨梅酒的烹饪技巧


1、水果。只要是新鲜、完好、成熟的水果,都可以酿酒。当令盛产,并成熟的水果最佳。否则酿好的酒会有酸涩味。


2、。酒的味道和酒精浓度,都会影响水果酒的香醇。以无色、无特殊味道的蒸馏白酒为基酒,如谷物酒(米酒、高粱酒)、水果酒(朗姆酒等)都可以。不要选本身味道浓烈的酒,否则容易住水果的风味。


3、。糖在这里是催化剂。建议用冰糖,而不是砂糖。


4、酿酒容器。金属和塑料材质皆不适合。要选用密封性强的玻璃容器。不仅方便操作,而且可以清楚观察水果的变化。若担心玻璃容器密闭性不好,可以如我一样,盖上干净的保鲜膜厚,再盖紧瓶盖。


5、清洗水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除去表面残留的灰尘、细菌和虫卵等。清洗水果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清水洗净,但是一定要彻底晾干,否则容易导致酿酒失败;二是用高度白酒清洗,如此不用晾干,直接可以酿制。


6、酿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法和转换法。前者适合于含水量高的水果;后者适合于含水量少的水果。


7、材料的比例。酿酒最重要的是比例,即水果、酒和糖的比例一定要对。直接法是让水果自然发酵,所以500克水果添加60ML的高粱酒提味,糖量则视水果甜度有所差异,一般以150克—200克冰糖口感最佳。转换法用酒则多些,以500克水果添加500ML白酒为宜。


8、果酒的保存。一定要放置在阴凉避光位置,避免氧化和挥发。酿制三个月即可开封,时间越久越好。开封后,就必须将果肉与渣用纱布过滤,另外装瓶同样放置在阴凉避光处稳定酒质,风味会更好。期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杨梅酒的存放时间:


杨梅酒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一个月之内为宜,时间越久,酒色越深。但存放的时间也并不一定,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定。有的人喜欢吃酒中的杨梅,那杨梅的浸泡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杨梅就没有味道了,一般情况下一星期就可以品尝杨梅了。有的人喜欢喝杨梅酒,杨梅的浸泡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等到酒色变深,杨梅香味浓郁时再饮用。


杨梅酒的功效与作用


杨梅酒是由杨梅、白酒和冰糖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味香甜,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及多种维生素。早在元朝末期,古人就知道配制杨梅酒,据《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具有“生津、止渴、调五脏、涤肠胃、除烦愤恶气”实为老少皆宜的佳品。杨梅酒其口感独特,香味浓郁,口味香醇。以预防中暑和解除轻度暑热为主,不适于暑犯心营、肝风内动,等症。杨梅酒可以平衡酸碱、和谐养生。杨梅果酒经人体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中的钾、钙、镁、钠等阳离子含量较高为强碱性食品,能有效平衡如肉类食品和米饭、面包等主食内含有的氮、氯、硫、磷等酸性物质,达到酸碱平衡,益于抑制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提高健康体质。


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用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拉肚子的时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还有消食、除湿、防癌、消炎、解暑、预防中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功能。

 
喜 欢

206

 
上一个:牛肉怎么炒才嫩?炒牛肉百试不爽的嫩肉配方
下一个:红烧肉怎么做好吃?红烧肉的家常做法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