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 

动物内脏到底能不能吃?吃动物内脏要注意什么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9-07     浏览:624    


一些动物的内脏是不少人的膳食所爱,爆腰花、熘肥肠、夫妻肺片等,听到这些菜肴就会引起人的食欲。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动物内脏含有比较丰富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是,动物的内脏和皮肤也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那么内脏是吃还是不吃,下面进行关于内脏的健康问题大PK。


动物内脏是能吃还是不能吃?


正方:内脏营养丰富


大部分的动物内脏营养素含量高于肌肉,尤其是肝脏,肝脏是动物体内营养素最集中的地方,肝脏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较肉类低,如猪肝中蛋白质含量只有19.3%,脂肪只有3.5%。猪肝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以及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而且猪肝价格相对便宜,所以猪肝过去一直被誉为物美价廉的“营养宝库”,受到广泛的推荐。其他内脏,如肾、肺、肠、肚、脑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重要营养素的含量比肝脏低,营养价值不及肝脏。


反方:脂肪和胆固醇较高


大部分的内脏脂肪含量高于肌肉,胆固醇几乎都比肌肉含量高。动物内脏中比如猪肝、猪肠、猪脑等所含的胆固醇成分很高。猪肝含有较多的胆固醇,100克猪肝含胆固醇288毫克,是瘦猪肉的3.5倍。这对于现代的人在体检中10个就有9个是胆固醇过高也许吃这些食物有关联。动物内脏脂肪含量都比较高,吃得太多对人体健康也不利, 容易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等。


正方:动物内脏少量食用对健康无害


目前建议不吃动物内脏的居多,建议不吃的理由还是从安全角度,威胁健康角度来看的。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等日渐充裕,猪肝的物美价廉优势已不复突出。在现在生活水平下,大部分城市居民完全可以通过摄取畜类、禽类和鱼类的肌肉来满足营养需要,未必非得吃动物内脏。建议吃的理由是考虑到:一些人的饮食喜好,不能剥夺选择食物的自由感,享受感;还有些的确需要这样的食物来补给一些营养素的。比如:VA,铁等。


反方:其他安全隐患


现在饲养动物,都得加饲料,有些饲料中的非法添加剂(最著名的、最主要的和最普遍的是瘦肉精)、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都会集中出现在内脏中(肉中当然也会有,但一般比内脏少很多)。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会出台禁止单位食堂食用猪肝的规定。肝脏是代谢器官,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有些有害代谢物的残余和累积,如果清洗不彻底,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这是它被“禁”的主要原因。


国外不吃内脏的理由


如猪肝,大肠,鸡心,牛肚。我们觉得美味的东西,他们很惧怕。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他们就是觉得动物的内脏很恶心,只能丢弃,不能吃的。还有吃动物的肉,一定要把动物的头去掉。


结论:总的来说,动物内脏虽然含有有害健康的成分,但它同时含有大量的营养素,只要别吃得太多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吃动物内脏要注意什么?


1、少量食用,一次吃25~50克,半两-一两,也就2-3口的量,多了容易维生素A中毒。


2、可以用鸡肝、鸭肝、鹅肝代替猪肝,毒素少一些。


3、清洗一定要干净:肝脏和肾脏属于排毒器官,受污染的可能性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调时,也都会格外注意。其实其他动物内脏如肺、肚、肠等,也常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各种寄生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饪时也需要特别注意。


4、烹饪一定要熟透:动物内脏的烹制最好采用长时间高温高压焖煮的方法,将寄生虫、病菌和虫卵杀死,以保证食用安全。


哪些内脏是可以食用的?


一般来说肝、肠、肾、脑是毒性最强的部位,相比而言,动物心脏的危险性较低,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与瘦肉相当,富含血红素铁和蛋白质,污染元素也较少,可以吃一些,而肾、肺、肠、脑最好不要吃。


不过值得说一句的是,动物和植物相比,动物中所含的毒素远远高于植物。动物是吃植物的,还有动物不仅吃植物还吃动物,还有些是专门吃动物的,生物链就是这样。所以少吃肉,少吃内脏也是一种环保,更是可以获得更多健康的理由。

 
喜 欢

298

 
上一个:绿豆汤别当水喝 绿豆汤饮用禁忌
下一个:晚餐不能吃什么 5类食物不能碰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