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 

“隐性饥饿”危害大-怎么应对隐性饥饿?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6-08     浏览:632


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交通工具代替走路、机械设备代替体力劳动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都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减少,食量随之下降。但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并未减少,在食量减少时,微量营养素摄入易不足。只是,隐性饥饿因为平时难以发觉而被人忽视。


“隐性饥饿”危害大


“饥饿”这个词对现代人来说再不是大事儿,因为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吃不饱肚子的情况早已一去不返,有些人甚至觉得自己有些营养过剩了。但你意想不到的是,2014年,粮食及农业组织明确指出,全球现在约有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的困扰,这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急需面对的重大问题。


人饿了,肚子会咕咕叫,提醒我们该吃饭了,一旦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能量营养素,食物在胃里膨胀,就能抵消饥饿感,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饥饿”,即显性饥饿。然而,食物中还存在一些微量营养素,人体每日需求量很低,即使吃不够也不觉得饥饿,这就叫隐性饥饿。概括来说,能量营养素缺乏导致的显性饥饿“吃饱”就能解决,而微量营养素缺乏造成的隐性饥饿必须“吃好”才能应对。


隐性饥饿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08年,全球因铁缺乏导致的贫血人口已达到20.3亿,碘缺乏人口为19.89亿,学龄前维生素A缺乏人口为2.54亿,分别占全球人口总数或同组人口的37%、35%和42%。


在我国,隐性饥饿也一直存在,只是过去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并不关注。比如近日,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9%的岛内居民正面临“隐性饥饿”及其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和过去相比,如今导致隐性饥饿的原因更复杂。


一方面,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交通工具代替走路、机械设备代替体力劳动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都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减少,食量随之下降。但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并未减少,在食量减少时,微量营养素摄入易不足。只是,隐性饥饿因为平时难以发觉而被人忽视。


另一方面,食物微量营养素含量明显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食物的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高,但所含的微量营养素也比以前少了。以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为例,1992年测量数据约为1000毫克/100克,现在仅为200多毫克/100克上下。越来越精致的食品加工方式,也使大量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粗糙部分被人为去掉,比如粮食加工中,大量去除种皮、糊粉层以及胚芽,使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量损失,导致人们饭吃得不少,营养素摄入却没见多。

喜 欢

314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紫菜煮熟后为什么会变绿?变绿的紫菜有毒吗?
下一个:做菜放糖多-小心“甜蜜陷阱”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