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健康饮食 > 

用过植物激素的水果可以吃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7-06     浏览:553    


用过植物激素的水果可以吃吗?


有很多人认为,现在反季节水果那么多,而且水果变得比从前更大更漂亮,这恐怕都是不法果农使用“植物激素”造成的结果。这些水果看起来很美,吃起来却缺乏香气,也不够甜美。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很低,不能达到正常产品的水平。甚至还有人问,使用了植物激素的水果,是不是现在很多孩子提前发育成熟的原因之一呢?


听到这些问题,不禁有些难过。人们本应为自己的消费需求反思,如今却把责任都推到反季节水果身上,推到农民身上,这实在不太公平。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最根本的地方谈起:什么是植物激素,为什么要用这些物质处理水果。


植物和动物一样,它们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有一些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和控制。研究早已发现,植物有五大类天然激素,分别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素类、脱落酸和乙烯。它们的比例不同,就会带来生长发育方面的变化。比如说,生长素促进长根,赤霉素促进长叶,细胞素促进芽的发生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促进衰老和抵抗逆境,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这些激素都是天然物质,存在于任何一种植物当中。这些激素及其化学模拟物质,也早已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比如说,用生长素类促进根系的发育,可以让移栽的果树苗更容易成活;用赤霉素类处理,可以让果实没有籽;如果用能够释放乙烯的乙烯利来处理,可以让青香蕉变黄成熟......这些本是农业的正常操作,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目前使用的植物激素类物质,或称“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国家批准使用的正规产品,其毒性和残留都符合要求。在农艺师的指导下使用这些产品,并不是什么“不法行为”。这些东西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并不能成为说它们有害的理由。实际上,由于这些生长活性物质作用非常灵敏,农民不可能超量使用,因为使用量的稍微增加,就会带来生产上的不利影响,如植物生长的障碍,或者果实生长异常。


然而,人们经常感觉到,现在的水果质量不那么尽如人意。有些水果个头很大,但是风味并不好,人们怀疑是使用了“膨大剂”。有些水果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味道并不香甜,人们怀疑是使用了“催熟剂”。实际上,这种情况的产生,并不能责怪农民,只能责怪消费者自己。


先说说催熟剂。人们都知道,水果成熟之后就会变软,两三天就坏掉,而且磕碰后就会烂掉,很难储藏和运输。要想从远处把大量水果运过来,必然要在七成熟的时候就采摘。到了的地方,为了能够卖出去,也让它达到可以食用的状态,就要使用乙烯利等催熟。这是为了满足长途运输和储藏需要必然采取的措施,能够怪农民吗?谁让城里人非要吃反季节的水果,非要吃远方的水果呢?吃自然成熟的水果才有充分的香气和口感,但是跑到海南岛去吃香蕉和芒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很难做到的事情。然而,把熟透的香蕉和芒果运到北京来,谁又有这个本事呢?运来青色的香蕉,如果不用催熟剂,难道说直接吃生香蕉吗?


既然要违反自然规律,冬天吃秋天的水果,既然要享受两千公里以外的水果,那就不要梦想和应季的、本地的东西质量一样好。这一点,不是农民的错,也不是催熟剂的错,消费者应当能够给予理解。


再说说膨大剂,它只不过是促进果实长大的生长调节剂,但是过度长大必然带来品质的下降。我知道一些实例,一些农民不愿意使用生长调节剂,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很贵,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但是没办法,如果他们不用,果贩子就不肯用好价钱他们的果子,因为果实个头不够大。最后,那些“保守”的农民就会非常悲惨,最后不得不采劝先进”的技术。同样,如果他们不想办法让果实颜色足够漂亮,消费者也不会肯买,那么农民只能血本无归。


我们的农民实在可怜。他们使用各种农也好,生长调节剂也好,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或者让购买者能够接受。他们不是故意坑害别人,而那些农资商人卖给农民这些剂,往往要很高的价钱。有人说,农民为什么自己吃天然成熟的产品,吃不用农化肥的产品?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从事生产,有吃自然成熟果实的条件,而且他们不像城里人这样苛求颜色外观品质,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果子才是真正的好果子!

 
喜 欢

235

 
上一个:商家常见的广告噱头有哪些?
下一个:食品中的糖化毒素是什么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