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有车一族 > 

车内都有哪些有害气体?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6-10     浏览:589    


车内都有哪些有害气体?


1、苯:


室内环境中苯的来源主要是燃烧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图文传真机、电脑终端机和打印机、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工业上将苯、甲苯和二甲苯统称为三苯,在这3种物质中,苯的毒性最大,它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2、甲醛: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称为。甲醛是具有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当人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和水肿、眼刺痛及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全身症状包括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甲醛释放期为3~15年。


3、TVOC:


TVOC(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即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具有毒性、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


4、氨:


车内的氨也来源于内装饰材料,比如涂饰时使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含氨水。氨的主要危害包括:以气体形式吸入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运氧功能;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和腐蚀作用,使组织蛋白变性,使脂肪皂化,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长期接触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及呼吸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症状。


目前常见的去除车内有害气体方法


1、使用碳酸氢铵(NH4HCO3)去除车内有害气体:使用碳酸氢铵去除车内有害气体的操作方法为:使用一个容器盛放大约1kg的碳酸氢铵,放置在车内一宿,挥发的碳酸氢铵可以有效“包裹”有害气体分子,第二天一早移除剩余的碳酸氢铵,并开窗通风至车内无明显性气味即可。


优点:可以有效杀灭车内现有的有毒有害气体,效果可以通过嗅觉直观验证。


缺点: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生产碳酸氢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常用的农用化肥,俗称“气肥”。操作后如果不充分通风,碳酸氢铵本身对人体也有害处,而且效果不持久,难以杀灭内饰织物中不断释放出来的有毒有害气体。


2、菠萝、香水遮盖法


优点:使用菠萝或香水可以遮盖新车内有害气体的性气味,使车内闻起来味道不错。


缺点:没有任何驱除或杀灭功能,使用过程中司乘人员仍然受到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类似掩耳盗铃。


3、专业家装除味剂:使用专业家装除味剂,通过对甲醛、苯类及氨气等有害污染物的捕捉和强力分解,并杀灭病菌、霉菌及螨虫等有害微生物,从而净化室内空气,消除异味。


优点:使用时将液喷洒在车内即可,效果也较为明显。


缺点:部分产品需要用户自行溶解液,并且使用时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无人熏蒸,使用稍有不便。由于除味剂是家装专用,并不完全适用于汽车内饰,有些产品可能对汽车内饰有明显的腐蚀作用,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另外,对于内饰中不断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没有持续杀灭作用。


4、光触媒: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常用二氧化钛),它在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效,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害气体。


优点:施工较为方便,成本较低。


缺点:反应过程较长,无法抑制有害气体的释放,反应过程中用户仍然受到有害气体的伤害,难以做到彻底长效净化车内空气质量。


5、炭包吸附法:在车内放置活性炭包,利用活性炭吸附车内有害气体。


优点:购买和使用较为简单。


缺点:起效周期长,需定期将炭包拿出晾晒,以便恢复活性炭的活性,类似一个“搬运”有害气体的过程,因此需长时间使用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另外,该方法没有驱除或杀灭功能,使用期间司乘人员仍然暴露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受到有害气体的伤害。

 
喜 欢

276

 
上一个:司机易患这些关节痛
下一个:揭秘最致命的驾驶陋习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