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 

重视青少年心理亚健康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1884


重视青少年心理亚健康


重视青少年心理亚健康


金榜题名”无疑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之一。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到的是,一些高考失利的考生和未能考出理想成绩的学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一蹶不振,有的甚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父母心中永远的痛。


最近几年,关于青少年厌世、的新闻报道增多,读后让人震惊。儿童与青少年的问题,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中不少人似乎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经过思考状态下做出的决定。有的会留下遗书,遗书中会表达由于自己的行为对家人、朋友带来伤害的歉意。


这些年轻人走向绝路,是因为他们形成了一种亚健康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下往往看不到事情美好的一面,反而被无用感、挫败感等包围。同时他们常常形成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简单地认为事物非黑即白,如将死亡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而这中间,价值理念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落差,是造成青少年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


其一是价值缺失与正能量之间的落差。青春期是孩子心理发育并形成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但目前整个社会其实正处于一个价值感缺失的状态,人们崇尚的是成功、金钱、功成名就,青少年因此在心理发育和价值观的成长阶段接触到了大量的负面。更不幸的是,在一个追求向上流动的社会中,家长普遍处于紧张状态中,往往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波动。


其二是孩童化与成人化之间的落差。新生代际的青少年具有较多成人化的特质。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可以做出各种判断和决定。而且他们崇尚的是生活中的平等,而不是一味地服从。但在一些父母和教师的潜意识里,仍然认为青少年是孩子,是需要被自己的、教育的。由于双方遵从的是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认识起点,生活中必定会产生一些龃龉,而孩子的这种情绪如果找不到释放渠道,就容易形成封闭、抑郁、焦虑、怀疑、偏激的心理状态。


其三是铺路教育与挫折教育之间的落差。在4+2+1的家庭结构里,作为“独二代”的青少年一直在独享亲人的无限关爱,这是一种过度保护,是在高调地为孩子的成长铺路。调查显示,62.3%的家长表示“即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用最好的东西”。家长也许懂得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但却没有让孩子接受足够多的挫折教育,这意味着青少年并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人格、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们来说,如果遇到挫折常常会深受打击,变得不知所措。


如何才能弥补各个方面的落差?


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形成合力,普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如:以平等的、商量的、尊重的价值出发点对待青少年;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人格;更多时间陪孩子;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等。


这里特别提出引入社会工作者。这方面香港特区做得较好,在全港建立了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从2000年起,香港中学实行“一校一社工”制度。经过长年积累,香港学校社工制度的模式和运作经验已经非常成熟。取经香港,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对遏制青少年误走绝路的现象将有裨益。

喜 欢

12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如何增强记忆功能_怎么增强记忆功能
下一个:孩子心理压抑时会有哪些反应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