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 

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养主见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1632


从众心理,表现为人云亦云,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个性和自信。那么,怎样转变孩子的从众心理,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呢?


1、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总觉得不如别人,对自己力量的认识和可能达到的成就估计很肤浅,不稳定,完全从属于别人的评价。因此,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切忌以怀疑或否定的语言对孩子说话,如“你看×××做得多好”,“你看×××穿的衣服多好看”等。这很容易使孩子怀疑自己的力量,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要向别人看齐,加重了孩子的从众心理。


父母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对他做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对自己的认识,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2、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小,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还很模糊,他们主要是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来判断人物和事物的是与非。孩子模仿性强,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就跟着别人学,难免会有些不当的言行。对此,家长既不能忽视也不可羞辱惩罚。恰当的做法是耐心地正面诱导、纠正,使孩子通过成人对其行为、言语的评价,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从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孩子听见某些人说了脏话,于是就跟着学,这时父母需要解释清楚,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不文明,不要学说等。这样屡经疏导,幼儿便不至因从众心理而仿学不良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盲目地随从别人。关注孩子从众心理的种种消极表现并引导其向积极方面转化,对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喜 欢

10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用心理书籍来帮助自身成长
下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在哪?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