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 

专家支招:大考前后的健康睡眠攻略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1-12     浏览:204    


考前:顺其自然睡觉,尽心尽力应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家指出,学生的睡眠不足问题大多由来已久,不可能在三两天内调整至正常;而且越是担忧睡眠、越是急于睡着,反而越是难以入睡,即便勉强睡着了,也是迷迷糊糊、多梦易醒。所以,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首先,一定不要强迫自己睡个好觉。


另外,在平时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头脑里一想到“睡眠”,就马上出现一个词“顺其自然”。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因睡眠问题引起的焦虑自我强化。每天花一点点时间来学习和训练一些能令自己放松的技巧,并适时加以使用。


专家建议,在考前数日,考生应根据个人的惯常作息时间和时间来安排、权衡,采取“个体化”的睡眠调整方案,既保证最基本的睡眠需求,也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不少人面临这样的大考,睡眠时间会稍微减少,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这类大考属于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它必然会导致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其中之一就是睡的时间会稍微减少。所以,只要睡眠时间不低于6小时,就算比以往睡的时间略少,也不用太过紧张。


专家也提醒,并非所有人都会如此。有些人刚好相反,遇到应激事件时,睡眠时间不仅不会减少、反而更多。这也不必担心,顺应自己的“自然反应”,睡够即可。


无论如何,切忌千篇一律要求“必须”晚上10点睡觉。对有些人来说,早早并不一定能够早早睡着,相反,却容易出现躺在床上头脑很活跃,各种想法和各种复习资料的内容蜂拥而至,反倒更加难有一个好睡眠。


“必须要提出的一点是,很多学生和家长为了睡前能够放松,通常会让考生听着轻音乐来睡觉,也有些考生为了抓紧复习,睡前仍戴着来听复习资料。这两种状况都会产生较多的‘垃圾睡眠’,降低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专家强调,无论出于何种良苦用心,睡前都要“拒绝电子产品”。


考中:学习放下和简单生活,睡觉两不误


很多考生会有一种很纠结的心态:既希望一口气考完,免得几天都要受煎熬,又总是觉得还没复习完、还没准备好,所以希望每一场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越好。每考完一门,既松一口气又紧一口气。对已考科目的结果以及对之后的期待、担忧,都会加重纠结的程度,甚至影响期间的睡眠。


对这种普遍的心态,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正是训练“学习放下和简单生活”的最佳时机。我们这一生,会面临很多境况,其中很多境况的重要性会远远大过。当然,在当下,对考生、家长、老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本身,而非的结果或所谓的“今后的命运”。已考结束的,总是会留有遗憾和不完美,后悔已经无用,更何况自己所认为的正确也许并不是所要求的最佳,误打误撞的事也屡见不鲜。所以,摒除杂念,吃好、睡好、考好,是期间再简单不过的“三大需求”。


专家建议,考生和家长可以一起做个“简单安排”,明确每个时段的“唯一任务”,而放松、吃饭和睡觉都属于“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老师也能参与其中则更好,毕竟老师身经百战、经验教训都很丰富。


考后:适度补觉,勿让狂欢摧残了健康


大考结束之后,抛却所有规则大玩一通,是很多学生的心愿。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作为睡眠科医生,每年都会见到不少因为大考后玩通宵结果生大病的病案。


结束,无论临场发挥得如何,结果都已成定局。考生和家长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反应,有些属于正常,有些则属于病态,如有必要,建议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或者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要知道,睡眠已经因为漫长的备考而显得“不堪一击”,如果因过分玩乐继续剥夺睡眠,可能会导致睡眠彻底出问题,继而加重各种不稳定情绪的波动。


专家建议:大考结束的当晚,要适度补觉,次日睡到自然醒,然后才开始安排接下来的“适度狂欢节目”。具体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及条件,采取适合自己的缓冲方式,顺利过渡。

 
喜 欢

92

 
上一个: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视力
下一个:新生军训的五大注意事项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