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 

“科学午休” 这几点你必须知道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2033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放弃“午休”,甚至吃饭、走路都是“跑步”前进的,大多数上班族都自认自己精力旺盛,不在意这一丁点的时间,殊不知,中午是一天的分界线,中途的休息是必要的,就像汽车没油了就要去加油站一样,需要补充能量,为了良好的身体,适量的午休势在必行。


一、午睡好处多


1、预防疾病


适宜时间的午睡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据医学家研究观察,每天午休30分钟,身体体内的激素分泌会趋于平衡,使得冠心病发病几率减少30%,而发病率高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是否有午睡的习惯,成年人睡眠不足4小时者,其死亡率比每晚睡7至8个小时的人高出180%,显而易见,晚间睡眠不足,如能在午休中适当补充,也将有益于延年益寿。


2、“良性”循环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机器的话,就有工作和休息之说,机器除了定期的维护之外,不定时的进行“保养”也是有必要的,而午休,就是一种短暂的“保养”,就算是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夏天,一到下午,没有午休的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思维有时还会神游,而午睡会让你整个下午都状态饱满,精神十足,就相当于机器来了一次“保养”,能帮助各个部件更好的运行。


3、精力旺盛


据研究,午休能放松人的心情、减轻人的压力,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适度的休息的确会让身心得到一定的缓冲,有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的效果。我们看到好多动物都是停留在活动和睡眠之间,而且睡眠也是所有动物延续生命与活力的方法之一,所以要学会去享受“午休”,更好的工作和学习,与“慢疲”抗争到底。


当然,如果想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午休了,也可以扫以下二维码,我们会定时告诉你哦!


二、午睡有诀窍


科学的午睡会有很多方式,比如最佳时机、正确的睡姿、午睡的工具等,如果要午休,就要尽量保证午睡的质量。


1、时间要把握,小心得病


午饭过后,身体的各个机能就会有疲劳的状态,这时候容易头昏脑涨、四肢乏力、周身酸懒,意志力不行的人就忍不住就要午睡了,适宜的休息是必要的,但是饭后马上午睡,大量的血液这时候会流向胃部,血压随之下降,有的会觉得大脑发生缺氧,营养明显下降,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严重的会产生反流性食管炎。建议午餐要适量,不宜太饱或太油腻,午睡之前尽量保持轻量的活动,助于食物的消化,最好先保持短时间的休息,然后再进行午休为宜。


2、姿势要到位,放松全身


上班族基本都是在写字楼里,睡觉的姿势也是千奇百怪,趴在桌上、靠着椅子,这些不仅影响睡眠的质量,对身体关节也是极为不利的,还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职业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建议在头部垫一些柔软的物品做枕头,以免减少头部的血流量,腿部最好也找个适当的地方平放,这样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放松,也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也是让午睡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3、优质睡眠 必备助手


由于场地的限制,并不能躺在软软的床上或者沙发上午睡,只是简单的将手臂临时代替,这样会导致手臂酸痛,脸部麻麻的,这样午睡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如果周围再吵吵嚷嚷的,那些睡眠浅的人估计就要发飙了。所以,你需要一个帮手!像午睡时有个充气枕或者棉枕,可以有效的避免脸部神经,保持血液畅通。害怕噪音的或者对光敏感的人,你需要一个眼罩和耳塞,万事俱备,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安静、放松、舒适的午休环境。


结语:拥有一个好的午休,你将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身体,也可以说,午休是一天作息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听了上面的介绍,你是不是对科学的午休有了更好的了解了呢?!善待自己的身体,从科学的午休开始!

 
喜 欢

135

 
上一个:中医把脉白领健康五症结
下一个:白领一族必备10大养生秘籍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