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 

中老年人营养不足的表现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02     浏览:926    


在中老年人的不正常营养状态中,分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度两种类型。即使在家中,营养不足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中老人不正常营养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单纯性营养不足


中年人多因劳动强度大、消耗多所致,老年人则主要因为缺乏照顾,特别在老人的寡居生活中,饮食过于简单,或者病魔缠身、食欲下降,或者因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肝病等,而受到医生对饮食的种种限制,以致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发生单纯性营养不足。治疗时,首先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能量,同时要调剂好饮食,设法提高病人的食欲。


蛋白质不足


外表健康的老年人,体内常表现为负氮平衡,也就是说机体组织蛋白的分解常大于蛋白的合成。人体内对氨基酸的需要,随着年龄变化而改变。有些学者还认为,老年人对某些氨基酸的需要较成人高。因此,老年人应补充较多的蛋白质。


贫血


中老年人多患萎缩性胃炎,由于胃酸过低以致不能吸收铁,或食物中缺少铁,或胃肠道慢性出血(患有水化性溃疡、痔疮等),均可使贫血发病增多。应全面检査身体,治疗其病因,增加含铁的食物。


钙质症


钙是骨髓的重要成分,而且与心脏、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血液的凝固密切相关。由于老年人对钙的吸收、排泄、代谢紊乱,加上支持身体重量的脊椎骨、骨盆和下肢骨等容易脱钙和缺括,因而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弯曲或折断。而在不需要钙质的地方,钙质却容易沉积,形成骨质增生。在防治的方法中,首先应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以保证必需的钙。


肥胖


自中年后期(50~59岁)开始,如果不注意饮食的选择及限制食量,体重的增加就会很明显,很容易出现营养过度状态(肥胖)。


标准体重的测量多选用下列公式:


身长(厘米)-105=体重(公斤)


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20%,即应为肥胖症。当然,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但对大多数肥胖者来说,营养过度仍是主要的因素。营养过度使体内脂肪贮存过多,血脂酸及胆固醇含量增高,其结果易于发生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痛风、动脉粥样硬化等,甚至可并发心、脑、肾血管的各种意外。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适当控制饮食,并辅助以必要的运动。目前,对物治疗效果尚不能肯定。


老年人如何预防营养不良


一、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老年人消化能力减弱,牙齿的咀嚼功能也不强,对于肉类食物和一些过硬的食物,会本能的去,而长期不吃这类食物,必然会造成营养的不足和不全,对此,老年人可以通过调整烹制食物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情况,比如对于肉类食物,可以煮成肉糜或者肉汤,既好咀嚼又利于消化吸收。


二、科学合理的用


老年人往往疾病比较多,需要经常用,而现代医学所使用的物,大多为化学类物,不少物对于肠胃都有着,并且会对食物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起到阻碍吸收或者分解的作用,所以老年人用不慎,会损害肠胃功能,并减少营养的摄取量。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到正规医院求治,并且告知医生营养不良的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避开有碍营养吸收的物,如果不是急重的疾病,建议老年朋友尽量使用中进行调理,减少对肠胃的损害。


三、积极调节心理情绪


情志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很大影响,老年都处于退养的状态,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工作去忙,容易产生失落的情绪。另外,独身、儿女不在身边或者家庭琐事多等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心情,造成食欲降低、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甚至有些老人患上抑郁症,长时间不愿意进食。这些情况都会引起老年人营养不足。应对这类问题,重要的是老年人自身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再就是要通过书法、娱乐等活动来调养情志,振作精神,促进营养的吸收。

 
喜 欢

412

 
上一个:女性更年期怎么度过 注意5点
下一个:老人摔倒后不要急着站起来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