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 

对保健品说拜拜 老人并非是那么好骗的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3376    


老年人被忽悠的现象现在普遍存在,很多人为此懊恼不已,但是又没有好办法。有些家里老人甚至迷恋上保健品。商家吹嘘老年人补钙等等,老年人天天关注着保健品排行榜,明明自己吃不完还是不停的买。家人反对还招来一顿痛骂。您是否对此很无奈,小编给您支招。


对保健品说拜拜 老人并非是那么好骗的


老年人防骗10点注意


1.老年人上街或外出散步,如突然有人自称是您或家人的熟人,主动与您握手、拥抱时,您应留意您的金银首饰或财物,防范被窃取、抢走;


2.在自己家或在路上,遇有和尚、尼姑、道士打扮的陌生人敲门或打招呼,并极力向您讨好求救时,您千万不可轻信或带其进家门,这可能是陷阱的第一步,接下来便可能使用花言巧语引诱您,最终诈取您的钱财。


3.若有残疾人到您家或店铺兜售物品、求助时,您一定要谨慎,严防被假象迷惑而被侵财;


4.平时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或其他证照应妥善保管,万不可转借他人,否则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或损失;


5.当有人向您兜售金银财宝或文物、古董时,一定要警惕,谨防花巨款买来的竟是一文不值的破铜烂铁;


6.无意中突然发现地上有贵重财物,同时又有人要与您平分时,您一定要头脑清醒,也许这正是骗子设的圈套;


7.当您带有钱财准备购物、看病时,不要与陌生人搭腔,也许他将以有生意要合作,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把您骗至人烟稀少的地方,然后再与同伙配合,实施抢、骗或偷盗您的钱财;


8.从银行或邮局支取时,一定要谨慎,防止有人窥视您。如有人提示您钱掉地下了,您一定要警惕,防止卡被人调包;取钱后,若有陌生人主动跟您搭话,应及时脱身或报警求助;


9.一旦有人向您兜、残币、错版币、外币时,万不可轻信,其巧妙的手段会让您因发财心切而上当受骗;


10.如有人摆地摊卖药,周围又有人称效果不错等,您要小心了,这有可能是托儿在诱骗您.


老年人“痴迷”保健品 儿女当反思


80岁的潘阿婆每天凌晨4点多就出门,和老伴一起去参加保健品讲座,几年来风雨无阻……


还有街道的陈阿婆,每月3000元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买保健品,子女反对她买,她还威胁要为此和儿子“断绝母子关系”……


这些平日节俭的老人,为何一掷千金痴迷购买养生保健产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人们如此“疯狂”?


“情感营销”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


陈阿婆月收入约3000元,省吃俭用的她,每月花费仅几百元,剩下的钱几乎全用于购买保健品。


阿婆家住街道,她的老伴已去世多年,孙辈或在北方念书,或出国,虽然子女均在厦门,但终日在外忙碌,难得回来看望她。她说:“我把听讲座当做老人聚会,比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家发呆要强。


离开冷清的家,陈阿婆在组织方处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把我们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天天嘘寒问暖,反复叮嘱我们要按时吃饭睡觉,身体稍有不适就要检查。”


用甜言蜜语让老人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很多人员因此取得了老人的信任。针对当下社会的“空巢老人”现象,组织方利用老人因子女不常在身边所引起的空虚、失落,组织讲座、聚会,大打“亲情牌”,从而掏空老人的口袋。


除了“情感营销”,面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商家还出各种各样的 “诱销”方式。他们在社区里发展老人来做产品的“托儿”,建立“社区营销网络”,通过熟人发展熟人的模式来进行传播。


“老人疯狂”每天凌晨准时听讲座


同样经常购买老年人保健品的潘阿婆很信赖那些保健品的“老师”,她说:“讲座上,‘老师’的话总能说到老人的心坎上。”因此,有的老人干脆把“老师”请到家里吃饭、聊天。


“有人向‘老师’诉说子女不愿和自己交流,自己很孤独,一边说一边抹泪。”潘阿婆说,“有时我们这些老人们感觉,‘老师’比子女还贴心,又怎么好意思拒绝他们推销的东西呢?”


潘阿婆80岁高龄了,近来,她和老伴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往剧院赶,去听老年保健品“讲座”。她的儿女们急了:真担心爸妈的钱又被骗走了。


这些聚集在推销老年保健品讲座上的老年人,由于关爱缺乏、闭塞等原因,更容易被“流行观念”或“权威专家”误导。而商家正是看到老人需要向人倾诉、想人陪伴的心理需求,组织各种活动,投入大量情感,让老人掉入圈套,自觉自愿购买各种保健品。


对此,一家保健品企业的负责人道破 “天机”:“最主要的是亲情服务,就是把这些顾客当家里人一样去服务。”


子女无奈一反对买就挨骂


虽然不少“健康知识讲座”都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让老人花了不少冤枉钱,但鲜有老人向有关部门投诉,投诉者多为老人的晚辈。


“我妈骗我说这些保健品都是送的,自己没花一分钱!”潘阿婆的女儿尤女士郁闷地说,她认为保健品所谓的“效果”,源自父母的心理作用。


尤女士还说,老人平时节衣缩食,只为购买高价保健品,导致子女想为老人改善生活条件,却不敢过多给父母钱——怕父母转身拿去买保健品。


虽然媒体报道过涉嫌虚假、夸大功能宣传的“健康讲座”。然而,竟然没有老人投诉自己上当受骗。另外,当工商、药监等部门执法检查,叫停 “健康讲座”时,还经常遭到老人的不理解,甚至谩骂。


陈先生的母亲痴迷保健品多年,有记者曾多次试图采访其母亲,但却连遭陈先生的拒绝。陈先生说:“我反对她购买保健品,都遭到她的斥责,威胁我说要脱离母子关系。你们一旦上门采访,我母亲肯定和我闹翻,还是算了吧!”


无奈之余,陈先生对组织者深恶痛绝,他说:“这些保健品健康讲座把老人给‘洗脑’了。”


老人“疯狂”迷恋“健康讲座”,并且为买保健品掏空了口袋,儿女们不能一味地抱怨父母无知、痛斥商家可耻,还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整天忙于工作和应酬,是不是忽略了老人的情感需求?如果平时能像那些“老师”那样,对父母能多一些关心的话,怎么会被推销保健品的商家钻了空子?


总结:无论老年人发生些什么,子女多少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把老人被忽悠的事情关注起来。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关注老人情感生活,物质并不能给老人带来他们想要的。(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2012.08,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并不代表百红鸟健康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喜 欢

224

 
上一个:老人健身 注意锻炼与健身的方式与方法
下一个:老年人多动动腰老的慢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