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 

治疗的6款粥 有效缓解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1-25     浏览:208


很多女性期常会出现经痛的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周期发作,称为,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粥方,对有明显治疗作用。


1、八珍粥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炙甘草、白术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择净,放入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八珍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益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


2、元胡止痛粥


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不愿按压,或伴有乳胁胀痛,经量少而不畅,色黑有血块,血块下出后疼痛减轻,四肢欠温,大便不实等。


3、胶艾四物粥


阿胶、艾叶、熟地黄、川芎、炙甘草、当归、白芍、党参、黄芪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阿胶、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可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适用于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暗,有血块,伴有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


4、胎盘鹿蓉粥


胎盘、鹿肉各适量,肉苁蓉1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胎盘、羊肉择净,剁为肉泥,用酱油、淀粉、料酒、食醋拌匀备用。先取肉苁蓉、大米煮粥,待沸后放胎盘瘦肉泥,煮至粥熟时,用川椒粉、食盐、味精、葱花、姜末等调味,煮至粥熟服食,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调补肝肾,温经止痛。适用于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脊酸楚,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5、鱼鳔补肾粥


枸杞子、大枣、枣皮、鱼鳔各1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将鱼鳔发开,洗净,切细,用香油烹炒一下,而后与枸杞子、二枣、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川椒、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调补肝肾,温经止痛。适用于经后小腹疼痛。


6、归脾粥


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茯苓各10克,大枣5枚,甘草5克,生姜3片,大米50克,红糖适量。将诸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益气养血,养胞止痛。适用于经期或经后隐痛,喜按压,经量少而质稀,形寒肢疲,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


的注意事项


1、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


女性朋友可以多吃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来潮前应忌食咸食。


2、忌生冷,宜温热


期如食生冷,一则伤脾胃碍消化,二则易损伤人体阳气,易生内寒,寒气凝滞,可使血运行不畅,造成过少,甚至。


3、忌酸辣,宜清淡


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应以新鲜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较少,污染也小。


4、多喝些补气血的饮品


尤其是需要长期调理,例如红姜茶,阿胶,桂圆等。来补充气血。

喜 欢

109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中医四大经典膳养生方 四物汤女性最养颜
下一个:木瓜丰胸 推荐四款食谱做法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