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10     浏览:689    

文章目录

一、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二、宝宝拉肚子有哪些原因
三、宝宝拉肚子要如何护理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宝宝拉肚子吃煮苹果治疗


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宝宝拉肚子吃蛋黄膳治疗


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宝宝拉肚子喝焦米汤治疗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宝宝拉肚子喝胡萝卜汤治疗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


5、宝宝拉肚子喝姜茶饮治疗


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适用于风寒型腹泻。


6、宝宝拉肚子吃糯米苍白术粥治疗


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适用于风寒型腹泻。


7、宝宝拉肚子喝乌梅汤治疗


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适用于湿热型腹泻。


8、宝宝拉肚子喝橘枣茶治疗


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型腹泻。


宝宝拉肚子有哪些原因


1、腹部受凉


有些宝宝一旦腹部着凉,就会使肠管平滑肌受,收缩加强,肠道蠕动也随之加快,正在进行着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肠内通过加快,这不仅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还可造成排便次数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烂状,因而出现了腹泻。


2、母乳性腹泻


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该物质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引起母乳性腹泻也可能是小儿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出现母乳性腹泻的时候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


3、喂养不当


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腹泻时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添加。


宝宝拉肚子要如何护理


1、预防脱水


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ORS)1000毫升,内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医嘱,但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补液盐含糖浓度为2%,研究证明这种糖浓度最利于介导盐和水进入体内,以补充腹泻时的损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认,是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良。


2、不要滥用抗生素


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物治疗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妈咪爱等微生态制剂,思密达等吸附水分的物也很快病愈。细菌性痢疾或其它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


3、做好家庭护理


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查找腹泻的原因;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喜 欢

353

 
上一个:金银花胖大海泡水喝的功效
下一个:荷叶泡水喝的功效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