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孙氏太极拳初学者入门提要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22     浏览:215    


孙氏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中和。


什么是中?“中也者大本也”,在拳中,为虚无之意。


什么是和?“和也者达道也”,在拳中,为虚无之意的状态所产生的功能。


孙氏太极拳虚无之意的状态为“极还虚”的状态,这是孙氏太极拳的特点。


初学者理解、掌握上述这个原则如有困难,不要紧,我们先浅显一些来理解,就是自然。自然不同于顺从自己的习惯,这个自然是在合乎拳中规矩中的自然。


于是涉及到拳中的规矩,拳中的规矩是一个系统性的要求,作为初学者最初需要注意的规矩有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去三害、守九要(摘自孙禄堂先生《八卦拳学》第三章)。


“三害者何?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用努气者,太刚则折,易生胸满气逆,肺炸诸症。譬之心君不和,百官自失其位。用拙力者,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经络不能舒畅,阴火上升,心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为病,轻者肉中发跳,重者攻之疼痛,甚之可以结成疮毒诸害。挺胸提腹者,逆气上行,不归丹田,两足无根,轻如浮萍,拳体不和,即万法亦不能处时中地步。故三害不明,练之可以伤身,明之自能引人入圣,必精心果力,剔除净尽,始得拳学入门要道,故书云:树德务滋,除恶务本。练习诸君,慎之慎之。”


“九要者何?一要塌,二要扣,三要提,四要顶,五要裹,六要松,七要垂,八要缩,九要起钻落翻分明。


塌者,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


扣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


提者,谷道内提也。


顶者,舌顶上腭,头顶,手顶是也。


裹者,两肘往里裹劲,如两手心朝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也。


松者,松开两肩如拉弓然,不使膀尖外露也。


垂者,两手往外翻之时,两肘极力往下垂劲也。


缩者,两肩与胯,极力往回缩劲也。


起钻落翻者,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钻是穿,落翻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机轮之循环无间也。”


下面将根据我个人收集的孙门前辈的资料和我个人练拳体会分别予以释义。


一要塌,“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


塌,摆在了九要的第一位,可见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是腰往下塌劲?记得剑云老师教我三体式,用手抚在我的后腰处,要我命门处有后顶之意,使命门处饱满。有时老师站在我后面,要我往后微靠,尽量使颈根、命门和尾闾成一直线。这些年经过我的体认,腰部放松,命门饱满,由颈根至尾闾成一线,直着坐向脚后跟,则劲力而灵活,气贯百会与足跟通,符合督脉之理。特别注意,“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中的上提二字。此是命门处要饱满,督脉之要。因此命门至尾闾,是下塌上提劲,由此带动竖顶与拔背。切不可误解为腰往里凹,尾闾外翻之意。


二要扣,“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


其中开、顺二字最为关键。开胸是横向拉开,前胸内凹往后贴背。其意为胸骨横拉,犹如把胸内脏器吞到肚子里之意,着意微微,不能用强,其劲为扣。如此导气下降,任脉之理。开胸不是挺胸,挺胸是前凸,背往前贴胸,提腹上腆,挺胸为三害之一,两者之意相反。


塌、扣二者,一后一前,一升一降,其气机是小周天之理,其劲意,上虚下实,腰背如巨桶。腹内实而若虚。塌扣二者是身体前后体现内开外合的关键,主宰身体立圈。


三要提,“谷道内提也”。


谷道即,即内提,而不是内缩。内提带动会阴处上提,为练精化气之门。内提与内缩的区别是:忍屁不出,为谷道内缩。男子时,为谷道内提。又贴墙下蹲后再贴墙蹬起时,为谷道内提。谷道内提,提向百会,内气沿脊内而上,督脉之理,又上下呼应,诱导会阴对应百会。谷道内缩,乃局部用力,上下无此呼应。


四要顶,“舌顶上腭,头顶,手顶是也”。


舌顶上腭,连通任督。头顶,如百会处置一水碗不使之落下,虚灵顶劲。手顶,与肩内缩相互对应,使丹田劲气通达至手。顶有助于四正八柱的形成,四正指脊侧两条背肌和胸腹中线两侧内肌。八柱指两小臂、颈部、躯干的斜方肌、两大腿、两小腿,共八个柱体的肌腱各向饱满,如同柱体又相互连通。孙门有言:没劲先练劲,有劲不用劲。四正八柱属于没劲先练劲阶段。


五要裹,“两肘往里裹劲,如两手心朝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也”。


为劲力传导之理。凡用手,必裹肘,如是才能使身步之整劲顺达到手,并形成钢丝盘缠之劲。


六要松,“松开两肩如拉弓然,不使膀尖外露也”。


两肩外开,两肩横向松开,而肩根内窝极力内缩,抽住肩根,同时不要耸肩,肩井穴有下沉之意。此为松肩。两肩根的大臂侧极力往外拉开,两肩根的躯干侧极力缩向丹田,使肩窝处出现明显的凹形,此外自两颈侧至肩头一路下塌,切勿耸肩。松肩同时缩肩是内开外合体现在上半身的关键。主宰肩圈。


七要垂,“两手往外翻之时,两肘极力往下垂劲也。”


垂与裹相对应,同为劲力传递之理。垂肘是外翻时使劲力突发直入。通过裹肘形成缠丝之劲,通过垂肘使自己外翻劲力没有缓冲,直射而出。于是六面八方,直横兼备。


八要缩,“两肩与胯,极力往回缩劲也。”


肩、胯极力回缩,是对应两肩向外开,两胯向外开。松肩,同时必需缩肩。开胯,同时必需缩胯。内开外合在下半身的体现就是两胯极力外开,同时两胯极力回缩。主宰胯圈。


九要起钻落翻分明,“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钻是穿,落翻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机轮之循环无间也”。


此为行手体用之理。关键是起落分明四个字。前面短文多有讲解,这里不赘述。


第二个层次,是在上述基础上还要注意六项:松静、虚实、、顺逆、开合、贯串。


第三个层次,在上述两层基础上又有五项:身随足转,手随身动,螺旋伸展,劲藏身后,周身呼应。


这些规矩,将结合拳式逐一体会贯穿,逐渐混融一体,成为自然。下面再就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太极、起手、懒扎衣、开合手各式的重点作一提示:


无极式,重点:松静(中正)。


太极式,重点:在松静的基础上体会虚实变化,身随足转。


起手,重点:在前面要领的基础上体会手随身动、螺旋伸展、、开合、劲藏身后及周身呼应和蜣奂钒吹幕本劲性。


懒扎衣,重点:通过蜣奂钒窗亚懊娴哪谌萑诤弦惶濉


开合手,重点:十字鼓荡,起落成圈,内外外合,重心随足转换。以后拳中各式皆要融入开合手一式之意。


练拳要练明白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练,练明白拳,练一遍便有一遍的收获。练糊涂拳,囫囵吞枣,拳打万遍也是茫然。

 
喜 欢

85

 
上一个:损之又损演太极-太极拳“加减法”
下一个:内家拳之敬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