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时间:2017-09-29
浏览:678
|
|
张三丰/著 郭兆凤/整理 整理者按:经脉运行之穴位,是指某个时辰经脉运行所到之部位,比如子时经脉运行所刮之部位是“窍”,未到子时之前,经脉仍在运行中,只是未到窍而已。过了子时后,经脉已越过窍而运行到别个穴位,如此循环不息每日运生人身十二大穴。经脉即使未到穴位而在其一定的路线运行时,如果被人点伤,也是属于点穴,不过所点的不是十二大穴,而是其他而已。明手此,便知道点穴功夫,不一定要点正十二大穴,即使点正其他,亦能致使人于死亡或重伤,问题是在于点穴之人用的是重手或轻手而已,重手则是直接闭塞穴道,使经脉不能通过而死;轻手却梗塞穴道,使经脉难于通过,致令伤者感到剧烈痛苦而。 “子时”是“窍”。该穴位之部位是在两个是的小趾侧,诀云: 只胆小阳胆之经,古从两目锐眦生, 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 乎少阳前至肩上,吏少阳左右缺盘, 支者耳后贯耳内,出走耳前锐眦循, 直者缺盘下腋膺,通过季胁下髀靥, 出膝外廉是阳陵,外辅绝首踝前过, 足跗小趾次趾分,一支别从大趾过, 三毛足际接肺经。 “丑时”是“章门穴”。该穴部位在曲肘尖尽处。诀云: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趾三端毛际丛, 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 上踝交出太阴后,循N内廉阴股冲, 环绕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终胆缝, 上贾膈里布胁肋,挟喉顽颈目系同。 “寅时”是“列缺穴”。部位在腋骨上,诀云: 肺手太阴中焦生,下经大肠去贲门,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孺中行, 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卯时”是“曲池穴”。部位在肘上横纹尽处,诀石: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 循指上速出合谷,两筋吱骨循臂旁, 八肘外廉循孺外,肩端前廉柱首旁。 “辰时”是“天枢穴”。部位在脐旁横开二寸处,诀石: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下入齿, 还出挟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 耳前发际王额颅,支下人迎缺盘底, 下膈入胃终胖宫,直者缺盘下乳内; 一支幽门循腹中,下行直合气冲迎。 “巳时”是“三阴交穴”。部位是在内踝上三寸,诀云: 大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 核骨之后内踝前,上内循脾经膝里, 股前内廉入腹中,属脾终胃与膈通, 挟唯连舌散舌下,支终从胃注心宫。 “午时”是“通里穴”。部位在手小指神门上一寸半,诀云: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 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 直者上肺出腋下,得肘内少海从, 臂内后廉抵掌中。 “未时”是“小海穴”。部位在手肘尖,诀云: 手太阳经,卜肠脉,小指之瑞起少泽, 循手外廉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 上循内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 交肩下入缺盘内,内腋终心循咽嗌, 下膈抵胃属小肠。 “申时”是“膏盲穴”。部位在第4胸椎下3。5寸,诀云: 足太阳经脉,目内眦上起额尖, 支者巅上至耳角,直者从巅脑后悬, 终脑还出别下项,仍循肩膊挟脊边, 抵腰膂肾内,一支下与后阴连, 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 贯胛挟背还髀枢,臂内后廉膈中合。 下贯膈外踝后。 “酉时”是“横骨穴”。部位在侧,诀云: 足经肾脉属少阴,小足趾斜趋涌泉心, 再循足下内踝后,别入跟中湍内侵, 出N内廉上股内,贯背属肾临。 “戌时”是“大陵穴”。部位在掌上横纹部分,诀云: 手厥阴阴心起胸中,属包下膈三焦宫, 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 仍上抵腋循脯内,太阴少阳两经中。 指进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蚌相通。 “亥时”是“翳风穴”。部位在两耳珠后,诀云: 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 两指岐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 肘后孺外循肩上,少阳之后交别侍, 下入缺盘膻中分,散终心包膈里穿, 支膻者中缺盘上,上项耳后耳角旋, 屈下至颐仍注颊,一支出耳入耳前, 却从上关交曲颊,至目内眦及尽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