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从自由搏击中的巴西柔术联想到太极拳的“拿”-叶式史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10     浏览:895


观看世界高水准的自由搏击,惊奇地发现高手之间的较量,最后决定胜负的,往往是选手运用巴西柔术一定乾坤,其实就是地躺的、反关节的绞技。




这种技击,在中国的民间传统武术中,比比皆是。通常的叫(反关节)擒拿术,太极拳中称作“拿”,顾名思义,就是象拿东西一样,很轻松、随意地、牢牢将对方提携在手中,根本无法挣脱,只能惟命是从、俯首为臣。




也许大家对太极拳的“拿”,体会感悟不深。但是喜欢太极拳推手的人,对“拿”就有了直观的理解和认识了。




当自己与对方推手,一方感到自己与对方接触的部位,被对方轻而易举、莫名其妙地管住了,难以挣脱,同时,感觉到自己的双脚,身不由己地被缓缓地提起来,完全失去重心控制,只能随对方任何摆布。这就是,对方拿住了自己的重心:看似对方,管死了自己的接触部位,其实,对方完全控制了自己的身体平衡和重心。




说来,太极拳的“拿”,就是太极拳推手的杀手锏。




它既不是用手去硬生生地板对方的关节,也不是穷凶极恶地、死命纠缠别人的接触部位,而是,运用自身的意念,不知不觉地、松柔、轻灵、不用力,巧妙地粘贴住对方的两个接触点,然后,运用自身的意念和气息,通过内动,有自身双臂、两肋的松沉、内合,引发自身的两个接触点,产生意动形不动的、相反方向的同步内璇,紧紧地控制住对方的接触部位,与此同时,微微下沉、上提,就可以拔起对方的脚跟。这整个过程就是太极拳的“拿”。




当“拿”住了对方,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对方。这就是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的典范动作。




其实,太极拳中许许多多的、立于不败之地的动作,归功于太极拳的“拿”,完全符合力学原理,可以讲基本上与“太极”的理念,没有什么根本的关联,仅仅是“虚实”(阴阳)转换而已!




所以,过多地纠缠在太极的阴阳理论争议中,对自己的太极拳修炼,没有多大的帮助。还是多化点时间,细细地感触身边发生的一事一物,从中感悟到太极拳的真谛。




确实,看看世界上,多多少少的运动中,无不掺杂着中国武术的元素:跆拳道、相扑、空手道……为什么他们的国术能走向世界,而我们的太极拳至今还被世人拒之门外!什么原因?值得相关部门、众人深思啊!

喜 欢

520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佛山推手”肖兵提出太极拳互联网发展思路 剑指太极拳产业(以苏宁为例)-肖兵
下一个:太极拳的一些教学体会-沈行佐 沈行佑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