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丹田磨气与腰脊旋转-翁心诚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16     浏览:742


丹田磨气又称丹田内转。关于丹田部位有多种说法,一般见解丹田为人体脐下一寸左右靠内三分处以此为中心的下腹立体圈圈。这一区域实际上包含两肾及腰脊部位,是一个辐射与牵连人体全部器官(包括五脏六腑、筋骨皮肉血)的中心部位,既是人体重量的中心,也是第二大脑所在。印度哲学家奥修认为,个体存在时,自我感觉宇宙的中心亦在这个神秘的部位。中国的道家开山鼻祖老子主张“虚其心,实其腹”,指的也是这个部位。




故历来的太极拳家无论何门何派都十分重视这个部位的锻炼,提出了丹田磨气(或内转)与腰脊主宰的训练方略。




现笔者根据实训体验,说说丹田磨气与腰脊主宰训练的要旨与心法。




一、理性全面认识




丹田磨气是一个操作技艺系列,必须在心意导向下实施。“意识导气”过程既是肾球带动上眼球、下睾球(女为)“六球”运转的过程,又是带动催发腰脊旋转磨合以促发脊椎运动的过程。只有在腰脊的主宰作用得以充分实施后,身形手势的转换往复、进退折叠才会按序进行,“被动练拳”才能得以和谐实施。




二、以脐轮转圈带动丹田磨气




以往,我也试图在训练太极中丹田内转,可总找不到内转的途径。后来,学习了魏树人先生的“述真”、“剖析”系列著作,遵循“心中一静、一怔、一定、一宁”等提示,又学习了钱惕明先生“九一心法”系列,始知“磨气”的实施要靠“神视凌空”的指挥与“脐轮转圈”的带动,尝试训练意守肚脐、吸气敛脐、脐轮命门两相连、命门输气贯两臂、涌泉脐轮同呼吸、心神一定、神光下照等,人体与外环境交换空气,体内阴阳二气交感而致中和,逐步体味到脐轮转必定带来丹田之气的磨合、揉搓的细微运作,身形手势的变换、转移的意趣便强烈起来,一动有一动的精彩,一静有一静的微妙,乃至行止坐卧均可试行。




三、腰脊旋转与丹田磨气有区别又有联系




两者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联系在于节律一致。训练中腰脊如何主宰周身一致?其窍在于腰脊以命门为中心进行旋转。命门前通神阙(脐轮中心),下至会阴,上连劲源,直达百会,是脊椎二十四节最要害的穴位。以命门为中心的腰脊旋转,即可达到“主宰”的目的。当腰脊旋转(含左旋、右旋、上下旋及抻拔)与丹田磨气合二而一时,太极的训练将大幅度提升境界,可感觉意趣无穷。




四、现用一个简单动作――合抱混元说明训练法要




1.立身中正,两臂靠体侧左右平抬至与肩平,手心吸地气,下腹内收,敛气不憋。




2.双手心由下上翻接天气。




3.两肘后张缓缓向前如抱混元气球,两肩先合后开,两臂相应先开后合,成圆球状,如同抱一气球,抱拢时似有阻力,下腹由内敛转外胀再转内敛。




4.两手心似乎按乳点转下按,似乎按于齐腰深的水中的两个葫芦上,缓缓向下,收于腿侧。作此动作时,手臂上下前开后合、后合前开时,则腰脊似乎上下旋转、左右螺旋,腹部内敛外胀,则丹田前后翻滚、左右磨合。手臂上提时,腿部弯曲,脚下沉踩;手臂前合时,膝微曲,脚下沉劲由脚趾转脚跟;手臂下按时,脚下沉劲由脚跟转脚趾,如此形成上下照应,劳宫与涌泉呼应。




混元抱球分前式、左式、右式三个形式,左右式相仿,身体角度虽有变化,但动作原理不变。这个动作怎样才合乎要则?其检验标准有四:①手心发热麻胀;②内敛胀扩与动作节律一致,与呼吸深长细相配合;③口内津液随敛而生,随扩而咽;④即使做一二次拳味也很浓厚,精神勃发,舒适无比。

喜 欢

412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从太极拳的“四大痼疾”说开来-薛蔚昌
下一个:浅论当代青年学习杨氏太极拳的意义-白月英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