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如水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14     浏览:200    


太极的核心是水文化,根据自身功夫所达到的不同程度,不同练习者会有各种角度以及不同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为何要将身体练的如水一般,老师对此为我们初学者做了一系列浅显易懂的说明和比喻,我的理解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水具有整体性。它的整体性体现在当我们平时放手进水里的时候,实际上手不仅仅与和接触的这一小层水发生作用,和远处的水也同时发生作用,只要它们是连着的。也是我们常说的水这边按下,那边起来。体现在推手上,使身体成为象水一样的整体,就可以在与对方搭手时,不仅在手这一点上和对方,胳膊、腰、腿、脚后跟以及所有部位在那一刻都与对方搭上了线,有了关联,只要需要,转腰、脚跟蹬地都随时可以瞬间与对方发生作用。


二,水的通透。水的整体性另我们可以将身体任何一个点上的变化瞬间作用于和对手接触的点上,我们身体要做的,就是无消耗传递这种作用。要做到无消耗,除了周身整体之外,还要将身体变得象水一样通透、纯净无杂质,才能整个身体如水流,通过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水分子之间的涌动象波浪一样来传递劲道,饱满连贯,中间没有任何阻碍和停滞。这必须通过练习松柔甚至虚无才能做到。松柔令身体百脉具通,使身体紧凑,敏感,气行无碍。虚无是通透的更高境界。


三,水的柔性。水的柔性体现在它可以在动态中,随就任何形式而变化不失其连贯性和整体性,并且令你在参与这种作用的时候,几乎感受不到冲突和阻碍。体现在推手上,一来,当对方进攻时,要象水中容物一般让对方融进来,不顶不扛,随曲就伸,化解对方来劲引身落空。二来,应象水流一般畅通无碍,随就对方变化而动态变化,无固定的模式,随时可以随局势的变化做最优的选择。


那么我们成为水,如何对水里的对手发生作用呢,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如何让水产生排异的作用:当人刚开始站在齐胸高的水里时,觉得很安全,这时候如果在水里放入一巨物使得水瞬间深不可测,刹那就高过了人的口鼻,这一刻人就会瞬间失利。在水里放电也是如此,在水里放电的一刻,人会即刻失利。这两个比喻用来形容我们如何对对方产生作用,我们既可以在平静时象水般让对手融入我们,甚至令对方感受自然、舒适;又可以随时扭转局面,通过意识(和功夫)的调节作用,让我们如静水般容人的身体瞬间发生巨变,成为带电之水,覆舟之浪。


“向水学习”,是老子对世人的号召。老子极力推崇的“道”,说不清,恰好水这种物质,具有“道”的种种属性,故以水为演绎,譬喻说法,令人悟“道”。老子对水的性格赞誉备至,简单把“水”作为了“道”的化身。所以荣师常说,道家思想水文化,以“道”来炼拳,炼拳即修道。让我们一起顶戴的教诲。


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憨山注:此言不争之德,无往而不善也。上,最上。谓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谓随方就圆,无可不可,唯处于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唯圣人处之。故曰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几,近也。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憨山注:天下之至坚,非至柔不足以驰骋之。如水之穿山透地,浸润金石是已。若以有入有,即相触而有间。若以空入有,则细无不入。如虚空偏入一切有形,即纤尘芒芴,无所不入,以其虚也。若知虚无之有用,足知无为之有益矣。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憨山注:若水之柔弱,人莫能料。莫能料,故无以易之,而卒莫能以取胜。此所以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莫能先,谓无有过于此也。世人皆以柔弱为不足取,率轻易之。故天下皆知之而莫能行,以柔弱为垢辱不美之称故也。

 
喜 欢

92

 
上一个:太极拳练功三法则
下一个:太极拳和气功的区别?能否相辅相成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