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按压膻中穴的好处 1、按压膻中穴可以提高人体器官功能
舒缓胸闷、咳喘、吐逆,心悸、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提高性功能等。
2、按压膻中穴可以治疗疼痛等
治疗疼痛、腹部疼痛、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缺乳症等。
3、按压膻中穴可以治疗产妇一些疾病
治疗产妇少乳、乳腺炎、噎嗝、收缩等。
4、膻中穴偏于可以治疗上焦气病
膻中穴又名元见,因其偏于治疗上焦气病又称之为上气海。它属于任脉,是心包经的经气聚集之处;又为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阴、手少阴四经之会穴。此外,一身宗气会与膻中穴,故膻中又为“气会”,有理气开胸,降气通络之功。常用于治疗心胸疾病,如心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此穴位于胸骨中线上、两间,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方法:以擦法治疗,即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感觉局部发热即可。
膻中穴位置 膻中是人体的常用穴位之一,之所以说到其很常用,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其在主治的病症上十分常见,而人们在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等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膻中来进行缓解和消除,因此,对于膻中的禁忌和的手法,大家自然也需要多多了解。
膻中穴位于,具有理气活血通络、调节神经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等功效。常膻中穴有很好的保健防病祛病功效。因此,平常可多膻中穴。关于膻中穴的手法有很多种,如指揉膻中穴法、侧掌振膻中穴法等等手法。
膻中穴位于,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连线的中点。膻中穴是心包募穴(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是气会穴(宗气聚会之处),又是任脉与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等作用,主治病症为:胸腹疼痛、心悸、烦闷、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
人体主要养生穴位 1、明目醒脑穴
风池。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2、养胃穴
中脘。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
3、补肾固元穴
关元。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