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疼痛的症状 慢性盆腔疼痛症状
慢性盆腔疼痛(CPP)是一个非特指的名词,它包括了腹腔镜检查容易发现的妇科疾病如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粘连和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也包括了一些隐匿性的躯体疾病(通常是妇科以外疾病)如肠道激惹综合征,还包括了非躯体性(精神源性)疾病。
一)症状
下腹部疼痛,故临床上又将盆腔痛称为下腹痛。
1.心理性盆腔疼痛:
主要症状:
下腹部疼痛或后背部疼痛:下腹部疼痛可以是整个下腹部,也可以是双侧或单侧髂窝处,或是无明显,常伴有不适,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钝痛或隐痛;患者说不清疼痛加重和缓解与何种因素有关;
抑郁:疼痛由引起或加重,但不影响。患者抑郁症状显著,如无食欲、疲倦、失眠、丧失或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或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有时直接对医师发怒。有些患者将所有情绪均躯体症状化,或否定压抑,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满足;
异常疾病行为:她们有一种躯体偏见,深信自己患有疾病,对医师的保证无反应,坚持她们的疼痛症状,尽管她们寻求治疗,医师尽全力进行治疗,但她们一直有疼痛。
二)体格检查
1.心理精神检查:
常伴有神经质样症状,给医师印象是患者筋疲力尽,情绪抑郁或焦虑、紧张、易激动,虽疼痛难忍,但检查不出阳性体征。
心理学调查而是对病情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价,并作为日后评价病情进展或治疗措施疗效的基础。应向患者说明这层含意,以得到充分配合。
2.体格检查
在指导患者放松腹部、大腿和口肌肉以减轻检查时不适的同时,可了解患者控制肌肉紧张的程度。肛诊触及肛提肌和梨状肌引起疼痛,提示有盆底肌紧张痛,不适的感觉通常表现为盆腔受压感和向骶部的放射痛,接近肛提肌的附着点。这种情况常作为某些盆腔痛的结果,但本身也可是疾病。
双合诊和三合诊:
应注意附件区有无增厚,活动度如何,有无盆底松弛、尾骨压痛以及可能造成痛的病灶等。轻柔的触诊可能检查到与口前庭炎或较高部位触发点相符合的敏感区域。以指尖轻柔地触诊腹壁可以发现肌肉组织中的触痛点。
盆腔检查有时需要与局部神经阻滞相结合,以去除干扰,利于鉴别诊断。比如在腹壁或盆壁的痛点注射局麻,使局部肌肉痛缓解后在重复盆腔检查,医生可区分是真性的脏器疼痛还是周围的肌肉痛。再如经阻滞宫骶神经后,若盆检触痛缓解或消失,则估计疼痛来源于;而如若疼痛不缓解,除疼痛系非来源外,难以区分阻滞失败的可能性。
3.盆腔检查:
无阳性发现,但盆腔过度敏感,即使轻微触诊亦感剧烈疼痛。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应仔细全面系统地进行,以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找出器质性疾病。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诊疗工具,但有时仍难以透析CPP这样的复杂病变。在找不到引起盆腔痛的明显器质性原因时,医生不应轻易诊断为心理性盆腔疼痛,而应与精神科医师共同讨论,进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断,作出最后的诊断。还应注意避免重复或不必要的检查或诊断性试验。
三)诊断
1.针对CPP的诊断试验应着眼于以下目的:
①寻找和识别导致疼痛的可纠正因;
②排除致命性疾病,如癌症;
③提示治疗和指导预后。
而诊断手段应从经济、微创的方法开始,根据逻辑的分析加以判断。
2.病史采集 :
接诊CPP患者,首先应以轻松的语言,随和的态度使其消除最初的恐惧。接受她疼痛的事实,不要急于猜测她所主诉的疼痛多少来自肉体,多少来自心理,力求使患者以坦诚的心态讲述自己的病痛,讨论自己情绪上的忧虑。
对于疼痛的描述,包括位置、持续时间、时间特性、伴随症状、活动时疼痛类型与变化的关系以及疼痛与机体功能变化的关系等都是重要的问题。如局灶性、与位置相关的疼痛可能与粘连有关;晨轻暮重的盆腔痛可能与盆腔充血有关。而随着CPP病程的延长,即使器质变保持稳定,疼痛的范围也可逐渐增大。
完善的CPP病史资料还应包括各方面疾病史及其治疗史,史以及情绪、婚姻冲突等情况;采集情况时,从患者家属,特别是配偶提供之材料常可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总之,CPP的病因复杂且不尽明确,涉及的相关学科众多,正确的诊断极具挑战性。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和密切的学科间合作是建立诊断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寻找新型研究方法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慢性盆腔疼痛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慢性盆腔疼痛并发症,慢性盆腔疼痛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慢性盆腔疼痛的并发症 慢性盆腔疼痛并发症
1、一般并发症
常伴有呼吸加快、多汗、心率快、血压不稳定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2、盆腔充血综合征
发生于前7~10天。当妇女坐位或站着时,疼痛加剧,而躺下时则缓解。由于血管充血或盆腔静脉曲张所致。
它常常伴有腰背痛,腿痛,痛及不常见的疲乏,情绪不稳定,头痛及腹部肿胀。
由于Trendelenburg下,静脉回流增加,静脉曲张可能消失。经超声和经宫颈静脉造影都是微创且更准确的方法,最好在腹腔镜前予以完善。
3、内膜异位症(EM)
典型的EM病灶也许不难识别,但CPP患者往往存在不典型的EM。各种细微的非色素灶需要近距离(距镜头1~2cm)和多角度观察才可能察觉。有时还需要做腹膜活检才能发现。
EM灶常常隐藏在瘢痕组织下方,要警惕粘连、瘢痕和解剖变形等迹象,借助器械和术中的直肠三合诊配合,耐心的触诊,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不漏诊。
4、粘连
不是所有术中发现的粘连都是造成CPP的元凶,一般而言,膜性粘连与CPP无关,而致密的粘连,造成解剖的扭曲和脏器功能的则极有可能是致痛的原因。
根据术前查体所绘的疼痛图与术中所见相互印证有助于鉴别诊断。
5、疝腹股沟疝
在腹腔镜下的表现为圆韧带侧的腹膜疝口。直疝有时可在海氏三角发现腹膜的薄弱区或缺损,如果显示不清,可将海氏三角区腹膜牵向头侧,即可发现皱襞或疝囊。股疝在腹腔镜下的显露相对复杂。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慢性盆腔疼痛症状,慢性盆腔疼痛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慢性盆腔疼痛”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