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孕前准备 > 

男性患什么疾病会影响备孕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1-28     浏览:654    


夫妻双方备孕时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尤其时男性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的治疗,从而影响宝宝的健康。男性在备孕期间如果患以下几种疾病,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男性患什么疾病会影响备孕?


1.质量异常


正常男性每次量为2~6毫升,小于1毫升或大于6毫升,对生育能力均有一定影响。正常情况下,数量应为(50~100)×106个/毫升,如果每毫升中的数量少于20×106个/毫升,可造成男性不育。如果小头、双头、双尾、胞浆不脱落等异常超过20%,或活动能力减弱等,也可引起男性不育。生成后至排出时间间隔越长,其活力越低。在排卵期隔天可增加受孕机会,的质量最好。


2.前列腺炎


许多青年男士认为,前列腺炎是老年男性疾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不然,年轻并不是前列腺不发炎的保证。


3.淋菌性尿道炎


男性患有,初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可传播给妻子。所以,孕前夫妇双方做生殖泌尿系疾病检查非常必要。属,夫妇间可相互传染,双方感染对胎儿都有影响,女性影响更大。建议双方都做全面的生殖健康检查,一切正常,未来胎儿的健康才有保证。


4.腹腔疾病


准爸爸最易患的腹腔疾病有:脂肪肝、慢性肝脏疾病(主要是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酒精肝、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等。要做准爸爸前查出腹腔疾病,一定要进行治疗,愈后再考虑生育。


男性备孕前的检查


1.体格检查


有些人如果几年了也没有进行体格检查或者没做过婚检,那么肝炎、、等传染病检查也是很必要的。医生还会详细询问体检者及家人以往的健康状况,曾患过何种疾病?如何治疗等情况,特别要重点询问、遗传病等,必要时还要求检查染色体、血型等。


2.泌尿系统检查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毛病对下一代的健康影响极大,因此这个隐私部位的检查必不可少。如果觉得自己的发育可能有问题,一定要先问一下父母亲,自己小时候是否患过腮腺炎、是否有过隐睾、外伤和手术、疼痛肿胀、鞘膜积液、斜疝、尿道流脓等情况,将这些提供给医生,并仔细咨询。


3.检查


男士孕前检查最重要的就是检查。通过检查,可以获知活力、是否少精或弱精、畸形率、死亡率,判断是否有前列腺炎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决定是否采用辅助生殖技术。


男性备孕期的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应该丰富多样


尽管有一项研究发现,质量与叶酸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该结论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支撑。其实,叶酸也普遍存在于叶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品中,通过饮食同样可以补充。备孕期间,最关键的不是多吃所谓的“养精食物”,而是要保证做到均衡营养:食物种类要杂,各种营养素都要有。每天应吃够5份不同的水果和蔬菜,肉类、奶制品、豆制品、全谷物等一个不能少。


2.尽早戒烟


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物及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研究都表明,吸烟对男性和生殖细胞有不利影响,不仅会影响男性质量,其DNA完整性,还会增加婴儿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影响下一代的生育能力。


3.戒酒


酒精会对内的生精细胞产生负面影响,易造成畸形率升高。若长期大量饮酒,酒精进入胎儿血液,会使其发育不良。虽然有一定生长周期,醉酒后3个月再怀孕,会新生,不会受到酒精伤害。但人体非常复杂,不良生活方式对人体的伤害是累积的、不可逆的,要趁早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


4.两样东西得少吃


棉籽油中含有的成分“棉酚”,会损害生精细胞,影响人的生育能力,甚至可以用作成分。因此应该避免摄入棉籽油。芹菜对男性生育有不利影响,打算生育的男性也应适当少吃。

 
喜 欢

324

 
上一个:男性备孕要吃哪些食物比较好
下一个:迟迟怀不上 和这些妇科病有关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