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 

怡情养生 修身养性常抚琴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4142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连古琴这样的一种用来娱乐的器皿也被浸上文化的光泽。常抚琴不仅让你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还有怡情养生之功效!


一曲《流水》在这空旷且赋予音乐灵感的屋子里回旋,仿佛盈满了我静谧的心扉,思绪便随着这般悠扬的琴声来到了梦里的山林溪畔,或曲膝盘退,或直腰挺立,耳边伴的是潺潺流水,看的是小舟翩翩,阳光和煦而柔和,放眼望去,烟云袅袅,岸边错落有序的古楼一片,依山绕水的韵致,完善了尘世里的残缺,营造了思想里的完美,促成了我心中的音乐景致,若思想再能化作蝶,我定会在这烟云缭绕之境恣意飞翔。


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院”,空林琴馆就位于其中,古朴、典雅的装饰风格像是从岩土中自然萌发的殿堂与温婉澄碧的溪流爱慕相随,与雄奇竞秀的诸峰和谐相对。


馆主李雪梅老师属于气质,身着旗袍,淡扫娥眉,与琴馆的雅致风情相得益彰。围着根雕琴桌坐定,馆主先谈起了古琴深厚的底蕴:“古琴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它那清幽脱俗的声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美学、学及其他人文思想融合在一起。”诚然,古琴有别于其他乐器,它是自古文人用来陶冶的专有的圣洁之器。文人用它来抒怀寄托理想,会友时互通心趣,独处时修身养性,因此,古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很多人都认为,抚琴是件修身养性的事,对此,也是深有体会:“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它不是大众的表演艺术,不在于‘他娱’的表演意图,而是以‘自娱’的养生之修行为主旨,目的就在于养生、修德。”


宋代朱长文在《琴史》一书中说:“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他认为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因此,古琴艺术一般不称“琴艺”,而尊为“琴学”。琴学理论和中医养生观可谓颇有相通之处,同源于包容性及强的中国古代哲学。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上看,古琴的外表就蕴含了天文地理、社会关系之种种,乃天地宇宙之缩影。


在古琴的演奏中,本身就讲究主体精神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要养德。孔子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因此,无论弹琴或是听琴,都能培养人高尚情操,陶冶、提升修养、增进道德,使人外而有礼,内而和乐。通过琴乐感通精神,影响行为,端正人心,从而达到养德养生之目的。


感叹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古琴馆都已商业化,让乐器也变得神秘起来,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高不可攀,若你真是爱琴之人,待你心静之后经常去抚摸它,美好的曲子也不难出自你手。我修习琴学已有20多年,一直尽量保有它自己原本的文化底蕴,即便改曲风也会在它的文化之上,琴馆也会不定时的举行一些大小型音乐会,让爱琴友人真正有地方分享,同时在这里的学生也能学以致用,将真正的古琴文化发扬光大。”


来到琴馆,若不听上一曲似乎有枉此一行的感觉,笑语:“那我就献丑了。”琴音初起,古韵徐徐入耳,像是屋檐弹放的雨声,聚集而汇成了碧水潺潺,烟雨曼妙的溪水平添着心境里的诗意。紧锁的心绪随着乐声里的水流如落叶浮水而缓缓流动。每个音符里都潜伏着最真挚的情感,如果说人会离去,情会消散,世间的一切都有可能瞬息万变,那么我们大可放心把情感存放在这美妙的乐声里,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你的意念是轩昂还是消沉,它都将是这辈子最无私伴你心海左右的知己。


一曲终了,我突然爱上这无词的音韵,说:“这便是古琴的魅力,不管你是否懂它,但只要用心聆听便会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我亦是如此。”是啊,浮躁的日子总需要这样的一片净土来感化,这既不浮华,又不煽情的音声不是谁都可以弹奏或是聆听。旷世绝伦的人生舞台,总是上演惊心动魂的篇篇章节,激奋过后的沉稳岁月里真正可以懂你的又有几多,所以脆弱的心必须需要遇上知音。稍等片刻,那么请让我把这灵魂安放于此吧。


结语:古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之一,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古典音乐的享受,更是传统养生文化的洗礼。(文章原载于《养生杂志》,刊期:2012.10,作者:尹洪丽,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并不代表百红鸟健康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喜 欢

275

 
上一个:三块五毛钱的保命方预防心梗 真是神了
下一个:10个减肥秘方 女人减肥瘦身必知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