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 

中药治痔疮 中药这样用帮你解决痔疮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0-18     浏览:2692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患有痔疮的病人,因为痔疮这种病感觉难以启齿,所以都不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害怕手术之后的那种非人疼痛,而有些人在自行寻找痔疮的治疗方法。那么,你知道痔疮的危害吗?小编今日来告诉你吧,顺便告诉你几种痔疮偏方!


中医治疗法


一、痔疮内消丸


材料: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各适量。


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痛,主治痔疮肿痛、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


用法:每次服15~20粒,每日两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


二、化痔栓


材料:苦参、冰片、五倍子等适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止血收敛,主治痔疮出血、肿痛、坠胀及肛裂等。


用法: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塞入1粒,严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三、槐角丸


材料:槐角、地榆炭、黄芩、枳壳、当归、防风等。


功效:清肠止血,疏风利气,主治风邪热毒、湿热之邪所致的痔疮、脱肛、肠风下血等症。


用法: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四、中药熏蒸


材料:中药地骨皮60克,升麻9克,桃仁12克,槐花60克,地榆60克,野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五倍子30克。


功效:可治疗外痔的作用。


用法:将材料中的所有药材水煎后去除药渣,趁热熏洗数十分钟,每日2—3次,可连续使用1周。


五、痔康片


材料:槐花、地榆炭、金银花、黄芩、大黄等适量。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痔疮肿痛、便血、灼热下坠、大便秘结等。


用法:部分患者服用此药后有轻度腹泻,停药或减少服用量即可缓解,孕妇禁用。


六、化痔丸


材料:盐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等适量。


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出血、肛裂出血、坠胀疼痛等。


用法:每次服1丸,每日3次。


七、马齿菜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血作用,是味肠道消炎药,适合内或外周瘙痒肿痛者。马齿菜吃的方法很多,可以单独凉拌吃,也可以和鱼腥草一起,放开水中稍微焯一下,拌小磨油、醋和少量盐吃。


八、槐实茶


直接用中药槐实泡茶喝,能够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对湿热引起的痔疮出血,内痔外痔混合痔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九、中药外贴法


取中药儿茶15克,炙轻粉7.5克,龙骨10克,冰片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然后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十、地榆槐角丸


材料: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组成。


功效: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主治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痔疮、便秘、肠风便血、肿痛等症。


用法:一般每次1丸,每日两次口服。服该药时忌辛辣,孕妇忌服。


痔疮的危害


1、肛周湿疹


痔疮中晚期患者由于痔块脱出厉害及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外致潮湿不洁,容易引起皮肤瘙痒或肛周湿疹。


2、贫血


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是痔疮的常见症状。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患者早期易疲劳,随贫血的加重逐渐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头晕、心悸等表现。


3、其他肛肠疾病


痔疮可以引发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多种肛肠疾病,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


4、脱垂、嵌顿甚至坏死


内痔中晚期、外痔、混合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出表现,痔核脱出于外易发生嵌顿,致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局部水肿,嵌顿时间较长或程度较重时可发生坏死。


结语: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中药治疗是没有副作用的,而且中药治疗没有一点的痛苦。本文不仅介绍了痔疮的危害,也给大家介绍了几个中医治疗的方法,希望不好意思去就医的患者可以试试,解决自己的问题。

喜 欢

177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让手脚不再冰冷的秘方
下一个:世界各国奇异治病偏方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