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 

致癌物质 这东西毒过砒霜长期食用99%得肝癌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4223    


什么东西毒过砒霜长期食用会导致肝癌呢?在生活中,致癌物质其实就存在我们的身边,比如,黄曲霉菌,那么,知道致癌食物有哪些吗?吃什么防肝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吃什么会致癌吧!>>>吃这4种肉等于吃进多种致癌物质


这种物质,比砒霜还毒!长期食用还会诱发肝癌!


早在1993年,黄曲霉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而与它同属于一类的有香烟、酒精、亚硝胺、苯并芘等,由此可知黄曲霉素的危害性。


黄曲霉素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黄曲霉毒素B1毒性非常强,具体有多强呢?是砒霜的68倍。只要一次性大量摄入,就会出现急性中毒。早在2004年肯尼亚就暴发过一次大规模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致125人死亡,近千人中毒。出现中毒时,一般会表现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


不仅如此,小剂量持续摄入黄曲霉素也会造成慢性中毒甚至诱发肝癌、胃癌等,这主要是因为黄曲霉素会肝脏组织,进而导致肝癌甚至致死。有专家曾用半数致死量来描述黄曲霉素的危害:一个70公斤的健康人,只需摄入20克黄曲霉素就会死亡。它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黄曲霉素最常出现在食物中,主要是油料、谷物和坚果等,而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中,大多数的致癌物,如农药、亚硝酸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烹饪手段或清洗方法来减轻甚至消除,但这些手段对黄曲霉素却丝毫无用。它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即使用100℃的温度灭菌20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


所以,要想防止它对我们造成伤害,唯一能做的就是注意生活小细节,从根源上免去它的伤害。


1.谷物要细心选购,保存好


不要购包装已破损或发霉的食物,尤其是坚果类食物,尽量选择小包装。还有我们常吃的谷物类,含淀粉量高,也容易霉变,所以平时不要一次性买太多,容易变质,一旦发现有异味就应丢弃。再者,食物买回来后最好放在通风、干燥处,这样能延长保质期,不易发霉。


2.清洗要认真


黄曲霉素多存在于谷物的表面,如花生、玉米,所以在清洗时一定要仔细;另外,筷子和菜板的表现也很容易藏匿食物残渣,让黄曲霉菌有机可乘,可以在清洗前先用淘米水泡一泡,软化食物残渣,再把水沥干后放在干燥处。


3.买油别贪便宜,选正规大品牌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节约成本,把霉变的花生或玉米加工成油,这样反正也闻不出味道,可是却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素。所以买油一定要认准大品牌。


吃什么防止肝癌


吃“三笋”


这“三笋”指的是竹笋、莴笋和芦笋。竹笋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更好的把毒素排出体外。莴笋中含有丰富的钙、胡萝卜和维生素C,能帮助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增进食欲。而肝硬化患者更应该多吃莴笋,因为它能升高血小板,增加铁质,防止病情恶化。


维生素


我们身体不能缺乏维生素,尤其是肝脏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应注重补充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最为重要。研究表明,维生素A能保护肝脏,阻止和抑制肝脏中癌细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组织恢复功能,还能帮助化疗病人降低癌症的复发率。B族维生素能加速体内的物质代谢,还能修复肝细胞,增强肝脏对酒精的耐受性,从而起到护肝作用。对于已经患有肝病的人来说,每天的B族摄入量应该保持在10毫克—30毫克之间,最高不能超过30毫克。


绿色食物


研究发现,绿色、白色、浅蓝色有利于减轻肝病患者的心理紧张和对疾病的恐惧感。而在中医里,青色入肝经,常食绿色食物不仅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所以常吃西兰花、菠菜、生菜之类的深色蔬菜对肝脏较好。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什么东西毒过砒霜长期食用会致癌了吗?在生活中,我们身边肝癌患者越来越多了,其实,主要是因为黄曲霉菌导致的,它一般存在于霉变的谷物、坚果里,因此,大家要注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哦!

 
喜 欢

280

 
上一个:身体这里有胎记竟会致命
下一个:健康养生 5种食物早上千万不要吃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