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 

掏耳朵的危害 男女共用这一私物90%会染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5931    


男女共用什么东西百分之九十会患病呢?在生活中,掏耳朵这项服务深受大众喜欢,那么,你知道共用掏耳工具有啥危害吗?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呢?我们应该如何掏耳朵比较正确呢?掏耳朵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经常摆弄这个小洞竟会疾病缠身


乱掏耳垢或致耳道炎症


掏耳朵,既能保持耳朵清洁,又能让人感觉舒服。因此生活中,许多人都有掏耳朵的喜好。殊不知,这种“享受”在医生眼中却潜藏风险,他们认为,经常掏耳朵却工具选择不当,可能会给耳朵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招致耳道炎症。


共用掏耳工具或引发炎症


除了自行掏耳朵外,市民许先生还喜欢到一些理发店或洗浴中心采耳。前两天,他感觉自己的听力与平时比有所下降,而且耳朵有轻微疼痛和痒的症状。到医院一检查,被医生告知外耳道有发炎,并有溃烂现象,被确诊为耳道炎症。


接诊许先生的医生表示,不建议市民到公共场所采耳,因为理发店或洗浴中心使用的掏耳工具多为棉签、挖耳勺等,如果未经严格消毒,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还会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另外,如果力度掌握不好也容易伤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


耳垢可保护外耳道皮肤


从孩子7岁开始,市民卢女士就每隔两个月给孩子掏一次耳朵,每次都能掏出如薄纸状或如粉状的耳垢。卢女士发现,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掏出的耳垢越来越多,有时从耳朵外面就可看见一团团的耳垢。“这孩子耳朵怎么这么脏,耳垢怎么越掏越多呢?”卢女士对此非常疑惑。


医院主任表示,人的外耳道有一种腺体叫做耵聍腺,会分泌一些淡黄色的黏稠液体,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耳屎与耳垢。这种物质遇空气会变干燥薄片,能黏附外来的灰尘、飞虫等,对外耳道皮肤起到保护作用。虽然耵聍腺会不断分泌耵聍,但不要主动去掏。


耳垢平时粘黏在外耳道中,使外耳道保持酸性,和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细菌侵袭,常掏耳朵则拆除了这道外部防线,使外耳道皮肤慢性充血,容易耵聍腺分泌异常,反而使耳垢更多,严重时还会影响听力。卢女士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例子。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改掉常掏耳朵的习惯,就可慢慢减少这种现象。


掏耳用力不当或致耳膜穿孔


“医生,我耳朵好痛,还有流血现象,您帮忙看看是怎么啦?”上周五,一位中年男子来到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这位男子是鼓膜穿孔。经询问才知道,他经常用牙签掏耳朵,前几天掏耳朵时不小心被小孩碰了一下,最终导致鼓膜穿孔。


在耳鼻咽喉科门诊,经常会遇见一些因为乱掏耳朵而造成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患者。据了解,鼓膜是中耳的一道门户,把外耳与中耳隔开,保护中耳腔。但许多喜欢掏耳朵的市民经常用棉签、挖耳勺甚至牙签等工具伸进耳道,挖取出耳垢或异物。


但事实上,把大块的耳垢捣碎,耳垢碎片有可能落入外耳道深部,一旦耳垢粘在了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样耳鸣,令人感觉不适。另外,由于鼓膜很薄,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可致鼓膜穿孔,听力减退。一般来说,鼓膜穿孔经治疗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耳垢聚集成团需由医生处理


“掏耳朵是一种享受,另外也是一种清洁方式。如果自行掏耳朵会引发各种问题,那耳垢多了后如何处理?”被确诊为耳道炎症的许先生虽然决定不再自行掏耳朵,但也担心耳垢多了会影响听力。


其实,耳垢不用掏也会自动排出。当耳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在人们说话、吃饭、咳嗽时自动排出体外。如果真需要掏,可以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深入。


据了解,耳道深达3.5厘米,外面三分之一为软骨部,可在约1厘米内轻擦,以免伤及鼓膜。如遇到耳垢聚集成团的情况,最好及时到医院,让耳鼻咽喉科专业医生来处理。


居家挖耳小窍门


耳屎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儿科医生介绍了一种居家挖耳小窍门。


如果耵聍在外耳道,在洗澡的时候用纱布、手绢等清洗擦拭即可,但如果耳屎较多,可以用矿物油、婴儿油,或者白醋和酒精的混合物等来软化耵聍。


具体做法是将棉球浸入其中,患耳朝上,用棉球挤2-3滴油到患耳内;5分钟后将头换一个方向,患耳朝下。这样,耵聍软化后就自己流出来了。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男女共用什么东西会染病了吗?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其实,不正确的掏耳朵方式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有时候耳屎对人体也是一种保护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喜 欢

394

 
上一个:哪条经脉不通 从常见症状断分晓
下一个:手机党的四大肌肤问题不可小觑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