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 

用棉棒掏这里危害太大了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1694    


用棉签掏哪里危害特别大了呢?在生活中,棉签被广泛的应用,很多人都喜欢用它来掏耳朵,那么,你知道常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掏耳朵呢?掏耳朵的误区有哪些呢?掏耳朵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不少人掏耳朵掏出问题来了,使得耳朵听力受损,面对这种现象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掏耳朵?


常用棉签掏耳朵大爷差点病危,耳洞里取出4个棉球


用棉签掏耳朵,是不少人的习惯。不曾想,一老人,就因为爱用棉签掏耳朵,差点病危。原来,该老人常年患有中耳炎,入夏后时常感觉耳朵疼痛瘙痒,他就天天用棉签掏耳朵。


却不料耳朵疼痛加剧,到医院检查,耳道乃至听小骨都被脓肿侵蚀,而罪魁祸首居然是藏在他耳道深处的4个棉球。


耳朵痛痒难忍,数次用棉签止痒却无效


65岁的冯大爷,近年来他常受中耳炎折磨。进入夏季以来,可能由于出汗多,冯大爷的耳朵又出现了疼痛感。每到下午时分,冯大爷就感觉左耳里面阵阵疼痛,他数次用棉签深入止痒,却总是不见效。


冯大爷回忆,大约从10多天前开始,耳朵疼得愈发厉害,实在是忍受不了。“夜里躺在床上,左耳还是疼,常常害得我难以入睡。”身体不适,给冯大爷心理增加了不小的阴影。


万般无奈下,他接连看了几家医院,医生按照治疗中耳炎的方法,给他进行了消炎挂水,然而,左耳的不适感依然没有消除。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大爷还发现,自己的脸连带着也很疼,直接导致嘴巴张不开,吃饭都困难,“我最近脾气不好,老是对老伴、子女发脾气,与疼痛、心情烦躁有很大的关系。”4天前,在家人的督促下,冯大爷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耳里骨头都烂了,从他耳朵里取出4个棉球


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为冯大爷进行了诊治。冯大爷左耳和脸部连续疼痛了10多天,应该不是中耳炎这么简单的问题。随后,主任医师建议冯大爷做下CT与核磁共振。


结果出来后,医师发现,冯大爷的腮腺深叶有很大的脓肿。也就是说,冯大爷并不仅仅是耳道里的问题,脓肿和感染已经长到了脸部的前下方。


前天,几名耳鼻喉科医生为冯大爷实施了手术。在显微镜下,医生打开了他的耳道,深入探测后发现,冯大爷外耳道深部有一团团的白色棉球。


医生用专业的设备,为他取出棉球,这一取,竟取出了4个棉球。棉球取出后,关兵又为患者进行了病变清理,将大脓肿切开引流,彻底消除了后患,整个手术用时1个半小时。


几名医生都大吃一惊,和常人不一样的是,冯大爷的耳道前壁与听小骨都烂掉了。


医师说,原本脓肿可能只在耳道内,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愈发严重,炎症致使患者听小骨和耳道前壁骨头烂掉,脓肿穿过耳道前壁,直达患者脸部前下方,这才致使患者无法吃饭,张不开嘴。


最好别用棉签掏耳朵


医师说,患者本来就患有中耳炎,加上掏耳不当,棉球遗留耳内时间过长,引发炎症,并穿破了耳道前壁,导致脓肿在患者脸部腮腺前叶形成,如果再拖延不治,脓肿甚至会跑入脑中,引起耳源性脑脓肿,还可能诱发面瘫、眩晕等。”


其实,近年来在耳鼻喉科,收治的棉球遗留在耳朵里的病例还真不少,每年都能发现几十例。一些劣质的棉签稍有不慎,顶端的棉球就会遗留在耳道内,带来后患。


建议市民,尤其是中耳炎患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一旦发现耳朵流出脓液,要及时就医。在清理耳朵时,市民最好使用专门掏耳朵的工具,为了安全起见,不要使用劣质棉签。


大多数人不知道,经常掏耳朵不仅会影响听力,更严重的是还能致癌,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例吧!


掏耳朵影响听力?千万别这么掏


很多人会在耳朵痒时,顺手拿起棉签、发卡、挖耳勺等掏耳朵,有的家长还会定期给孩子掏耳朵。用棉签掏耳朵会适得其反,不当掏耳朵还会引起疾病。例如下面说到的这位大妈……


大妈频繁掏右耳导致癌变


徐大妈没事时喜欢拿挖耳铁勺掏耳朵,慢慢养成了习惯。后来,耳朵痒得更厉害了,越痒越想掏。直到两个月前,她发现右耳里流水、流血,轻轻一碰就很疼,去诊所、吃止疼药未见好转。


经CT扫描发现,她的右外耳道壁骨质有轻微破损,像被虫子咬了一样。医生给做了活检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是外耳道鳞状细胞癌,而且很可能已经转移到了腮腺。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色、粘稠液体。


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耳屎,挖还是不挖?


其实,耳道健康的人是不需要频繁挖耳的,只有在耳屎过多导致耳部不舒服时才需要掏耳朵。


多数情况下,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在空气中干燥而结成黄色薄片,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不断脱落排出耳外,根本没有堵塞耳道的问题,也不会因耳屎多了而影响听力。


别这么掏耳朵


如果方法不当,会将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如果挖时用力过度、使用尖锐的挖耳器具,会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就会形成外耳道炎;还有人挖耳时将异物如棉花、火柴头等遗留在耳道内。


居家挖耳小窍门


耳屎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医介绍了一种居家挖耳小窍门。


如果耵聍在外耳道,在洗澡的时候用纱布、手绢等清洗擦拭即可,但如果耳屎较多,可以用矿物油、婴儿油,或者白醋和酒精的混合物等来软化耵聍。


具体做法是将棉球浸入其中,患耳朝上,用棉球挤2-3滴油到患耳内;5分钟后将头换一个方向,患耳朝下。这样,耵聍软化后就自己流出来了。


医生,请帮我掏耳朵


过多的耵聍和耳道内脱屑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硬块将外耳道完全堵塞医学上称为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后声波不能传入,从而使听力下降。当耵聍位置较深,鼓膜时,可引起耳鸣、眩晕,有时甚至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洗澡、游泳等致耳道进水时,耵聍块遇水膨胀,耳聋明显加重。


耵聍栓塞后,必须由医生来处理。医生会用特制的器械将耵聍安全取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不要随意给孩子掏耳朵


孩子皮肤娇嫩,且外耳道发育未成熟,稍有不慎,易伤到外耳道皮肤,轻者引起皮肤发炎;重者伤到鼓膜,会影响到孩子听力。


再者,自行掏耳时,器械若没有做好消毒,还易使细菌进入耳朵,引起耳朵发炎。因此建议,孩子耵聍过多,可到医院耳鼻咽喉科,让医生用专业器械清理耵聍,避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


不要往耳内放异物


往耳内放置异物多见于儿童,好奇是主因。耳内放异物,一开始没有什么感觉, 久而久之孩子忘记了,但若出现耳朵疼痛、耳闷、耳鸣,孩子向家长反映时,家长需留个心眼,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因为异物长时间不取出,有的可能腐烂,导致发炎、鼓膜穿孔。因此,家长需告诫孩子不要往耳内放豆子、玻璃珠等物品。


耳朵千万不要频繁的去掏,其实,耳屎对耳朵也有一种保护作用,因此,耳朵还是脏点好,不宜过于干净。


结语:看了上文的介绍,你知道用棉棒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了吗?耳朵是人体比较重要的部位,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小心的使用我们的耳朵,有的人年纪轻轻的就出现耳鸣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平时没有注意保护耳朵。

 
喜 欢

112

 
上一个:憋尿的坏处 老憋尿让你疾病缠身
下一个:左右脸不对称 导致左右脸不对称的动作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