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 

变“懒”或是精神症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5-17     浏览:115

“懒”被窝,“懒”做事,“懒”说话,这样的“懒人”常被查出患有精神类疾病。专家提醒,需提防整天“懒”的后面隐藏着危险的单纯型精神症。

日常生活懒于自理

专家介绍,有些人爱睡懒觉,早上总是睡不醒。尤其是一些学生整天睡眼模糊,头昏沉沉的,眼睛也总是睁不开,饭也不想吃,甚至懒得做事,懒得说话,日常生活都懒得自理。常有这样的状况,需警惕患上单纯型精神症。

单纯型精神症的核心症状就是“懒”。这种病态的“懒”,与大多数人偶尔感觉疲劳、“懒一次”的所作所为症状完全不同。

此病大多始发于青少年时期,起病十分缓慢,初期常伴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轻微症状,所以往往被患者忽视而未能及时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病情发展明显后才引起注意。

行为变得孤僻、懒散

专家介绍,患上精神症使人的行为变得孤僻、懒散、被动。对人情感逐渐淡漠,失去对家人及亲友的亲近感,学习或工作效率也逐渐下降。病人的精神活动出现了异常,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互相之间不再像正常人那样协调,而出现了、互不协调的症状。

单纯型精神症以对生活兴趣逐渐减退为主要表现。如一些青年患者常产生轻生妄想,将一连串不愉快或遭受挫折的事连在一起,于是灰心丧气,对人对事都不在意,采取逃避生活的态度等。他们在生活中具体表现就是“懒”。

除此之外,部分病人还会产生听幻觉、视幻觉,其行为常常带有一定的冲动性、盲目性、怪异性和不可理喻性,一般正常人难以接触和难以与其沟通。患此病者自动缓解者较少。

早期识别有效干预

针对以生活懒散、情感淡漠、社交退缩为主的“懒人”单纯型精神症,徐教授提醒一定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需识别该病的早期症状,如性格的突然变化、讲话离题含糊、行为古怪、个人卫生差、突然冒出的古怪奇异想法、情感迟钝淡漠、社交退缩等,尤其是出现“懒”被窝、“懒”做事、“懒”说话等系列“懒人”表现。提倡及时进行包括物治疗、心理疏导在内的早期干预,能够促进病人的精神康复。

专家介绍,使用精神物配合心理治疗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可对病人的学习能力和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促进病人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消除病人耻辱感,使病人回归社会。

喜 欢

43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你了解狂躁症的症状吗?
下一个:贾福军: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