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被骗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09     浏览:908


骗子的惯用伎俩是:设下圈套,或许以小利,或恫吓利诱,让上当者欲罢不能,心存侥幸,一步步落入陷阱。除了这一招,他们还有五花八门的骗术。譬如,胡吹自己卖的品源于宫廷秘方或民间奇方,利用的是老人对传统医学的信赖;又如,假借顶尖医院和权威医疗机构的名义行骗,把握的是老人对“公”的信任;再如,玩新概念、搬新名词,认定的是老人对医学新成就的期待和不了解。如此等等。骗子们还会一脸真诚,花言巧语,玩些“免费试吃”、“无效退款”的把戏,哄得老人甘心被宰,白花钱不说,还可能耽误了正经治疗。


照理说,老人阅历深,更应该识破骗局,为什么受骗上当的偏偏是他们?说起来,因素很多。


感到失落、孤寂,是许多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他们非常需要精神慰藉和与人交流。然而,多数子女忙于工作,有的还远在国外,对老人难免疏于关心照顾。在这种状况下,热情似火、甜言蜜语的诈骗者很容易乘虚而入,博得老人的好感,使有些老人宁可相信喊“叔叔、阿姨”的推销员,却听不进亲生儿女的劝告,不惜用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去买一堆堆没什么用的废品。


除了需要情感上的慰藉,老人同样关心自身的健康。但过于专注,使老人思考问题容易偏颇,固执,认死理。有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老人,总担心医疗保险费不足以支付去正规医院看病的开销,便对骗子们声称花钱少的偏方土情有独钟;有些老人病痛缠身,久治不愈,便病笃乱投医,明知有些无益,也心存指望买来一试,给江湖骗子开生财之道。


此外,老人文化程度低、知识面窄、量少、从众心理重,加上爱贪小便宜,这都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遭受蒙骗欺诈,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伤害很大。鉴于情况复杂,要铲除这一社会公害须对症下,各方协同努力。


晚辈们应牢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老话,尽量抽时间多陪陪老人,或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不让被冷落感和孤独感落在他们心里。


相关社会机构和媒体应多为老人组织些娱乐活动,多开办些科学健康讲座,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他们识别虚假广告和各色骗术的能力。鼓励老人们应积极参与上述活动,增强精神免疫力,成为和打击坑蒙拐骗这一丑恶社会现象的一支生力军。

喜 欢

401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哪些因素会导致老人心理问题
下一个:老人想要长寿心里不能憋气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