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中医养生 > 

中医推拿的手法及其原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8-08     浏览:671


中医推拿的手法


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矫、逐渐演变而来的,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方法。而中医推拿的手法主要包括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捏法、颤法、打法。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


2、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


3、摩法


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4、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


5、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


6、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颤法与动分不开,所以又叫它颤动手法。


7、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


中医推拿的其原理


中医推拿的原理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来达到各个脏腑和相应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修复各种身体上的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外来寒邪侵犯了人体背部腧穴之后,而导致了经络的涩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故造成背部疼痛,甚至诱发心痛,推拿后可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并使局部温热,通则不痛,热则痛缓,能驱寒止痛。也可以说推拿就是通过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新陈代谢,修复各种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下面从不同的方面对推拿治病原理作些探讨:


1、作用于肌肉组织


在高强度的运动后,由于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的大量产生,沉积在肌肉组织中,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和疲劳现象。若对疲劳肌肉进行推拿治疗,就能促进乳酸的消散和排出,使疼痛缓解,疲劳消除。


2、作用于皮肤组织


推拿手法能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软化疤痕,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


3、纠正异常解剖位置


凡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均可运用推拿手法得以纠正。


4、促进骨关节损伤后的康复


正确的推拿治疗,可使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粘连松解,功能障碍的关节能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推拿有利于骨关节损伤的康复。


5、帮助消化


有实验证明,对背部脾俞、胃俞穴推拿约l~2分钟后大多引起胃蠕动增强;足三里穴推拿后则大多引起胃蠕动减弱。


6、改善血液循环


实验证明,推拿能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大管径,使血液循环大大改善。同时还能促进病变组织血管网的重建,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管道的通畅性能,降低血液流动的外摩擦力等。


7、改善心理


轻柔的推拿手法能使患者情绪放松、稳定,可减轻或消除心理上对疾病的不良反应,如抑郁、焦虑等。


8、调节神经系统


推拿可降低周围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故常用于止痛,如神经炎、神经痛等。

喜 欢

336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做推拿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下一个:做推拿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