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远离夏季中暑,远离身体亚健康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8-14     浏览:947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夏季容易中暑的人:


喝水少的人。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身体排汗散热。需要提醒的是,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因为冷饮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加倍。北京中医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指出,热茶其实才是解暑的法宝。这是因为,喝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带走体内的热量。


不出汗的人。


先天汗腺不发达,或是使用了抑制排汗物的人,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例如吃了含抗组织胺成分的感冒,会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而排汗需要靠副交感神经系统运作,一旦被抑制,会影响排汗功能;另外,若使用锂盐或利尿剂,会大量排尿,身体易缺水,同样容易中暑。


好胜心强的人。


压力大、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夏季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腹泻的人。


拉肚子容易因流失过多水分导致身体缺水,进而引起中暑。


睡眠不足的人。


排汗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心脏输出血液的量才够。常熬夜或睡眠不足时,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


肥胖的人。


胖人皮下脂肪厚,比较不容易散热。


剧烈运动的人。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也是中暑高危人群。


此外,有代谢疾并慢或心肺功能不佳者、使用(精神类物)者也容易中暑。


中暑了应该怎么办?


如果有人核心体温超过40℃,出现意识混乱或,应立刻拨打120,同时快速降温。首先,将中暑者移到荫凉处,脱掉外衣;然后向其全身洒水,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打开空调或用电风扇降温,身体若被吹干,要继续喷水,反复进行,尽量将体温降至38.5℃以下;如果中暑者没有,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呕吐现象,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中暑的人千万不要泡冰水降温,也不要用酒精擦拭身体,更不能使用退烧。因为中暑造成的体内高温是外在环境与体内产热所致,跟感冒发烧不同,退烧对体内散热没有帮助。


什么是身体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做好身体检查远离亚健康


脑部CT:日常生活中,早期脑梗的患者只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人们多以为是亚健康的表现。CT可以检查肿瘤、梗塞问题,但常规体检中一般不会查脑子,而且由于费用比较高,许多人一般不会做脑部CT。


建议: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做一做脑部CT检查,帮助排查早期疾玻


口腔检查:牙不痛绝不意味着牙一定就没问题。例如,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热的食物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有牙齿存在问题。


心脏检查:目前采用的常规体检,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现在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所以心脏的负担比较大,体检中往往会发现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问题。但是对于冠心并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很难被发现,必须再借助其他的检查。建议: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症状的人,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建议:50岁以上的人,条件允许,每年最好做一次有关癌症的检查。


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建议: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机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


建议: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亚健康人群体检包括餐后血糖: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然而,虽然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

 
喜 欢

430

 
上一个:五种“癌症候选人”你是哪一种?
下一个:身体健康指示灯 健康小信号你知道多少?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