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如何养胃?养胃要注意什么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3-19     浏览:684    


食物进入胃内,经储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排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致胃粘膜损伤。


养胃的概述


养胃即清养胃阴。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的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饥、大便燥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用益胃汤、五汁饮等方。或选用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生地等治疗。


如何养胃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疗,并配合精神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另外,高度精神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机、建筑工人、办公室等的胃病发生率都很高,所以这些人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精神的愉悦。


养胃秘诀


改变饮食习惯:


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积极食疗和保健:


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小腹。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


养胃十忌


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忌嗜烟成癖


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


忌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90%,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忌晚餐过饱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或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造成睡眠不实,易导致肥胖,还可因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


忌咖啡浓茶


咖啡、浓茶均为中枢,都能通过反射导致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而促成溃疡发生。


忌狼吞虎咽


食物进入胃内,经储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排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致胃粘膜损伤;另外细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胆汁分泌减少,有利于保护胃。


忌滥用物


容易损伤胃粘膜的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物。故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些物,如必须服用时,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


养胃食谱


清晨养胃汤


材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做法:


1、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


3、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汤甜味美,养胃健脾,润肺生津。


早晚养胃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


做法:


1、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


2、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


3、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喜 欢

356

 
上一个:护肝的定义和作用-肝病患者的养生保健
下一个:骨质疏松的原因-如何避免骨骼亚健康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