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七个招数有效助你解困乏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20     浏览:936    


1.增加阳光照射


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后,光照时间减少,尤其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比较低沉。


此时,适量增加阳光的照射能有效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忧郁的心情。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


2.每日多睡一小时


夏天昼长夜短,天气闷热,很多人长期睡眠不足。天气变凉后,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年人要午休。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同时以每个人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3.泡点花旗参茶


秋乏是阴液不足,阳热旺盛所致,那么解秋乏重在养阴润燥。很多白领习惯泡咖啡和茶来提神,但是养生专家建议,可以泡点花旗参片来喝。因为花旗参有明显的抗疲劳和提神作用,还有一定的滋补、补气作用。


将花旗参切片,每次拿5-10g用开水冲泡来喝,其健脾利湿的作用能为人提提神、补补气。此外还可以泡罗汉果喝,每次用四分之一的罗汉果冲泡即可。


4.少吃肥腻辛辣


不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应少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这是因为果蔬中的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掉,同时蔬菜和水果为碱性食物,其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5.勤眨眼睛


眨眼对于保护双眼至关重要。它能使处于紧张状态的晶状体和虹膜肌有一个换位置的机会,从而达到润滑眼睛的目的,以避免眼睛发痒、灼烧或产生其他症状。眨眼睛的时候,眼皮会把眼泪均匀地涂在眼球的表面,冲洗掉讨厌的灰尘。要是一直不眨眼睛,眼睛就会又干又酸,常眨眼睛也会让眼睛得到休息。


对于经常对着电脑的白领而言,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的眼睛,不要一直盯着显示器,这会减少你眨眼睛的次数。并且应每隔20分钟就起身眺望窗外的景物,坚持至少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6.伸伸懒腰梳梳头


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还有就是可以搓搓自己的脸、颈,用手像梳子梳头一样挠挠自己的头等。


一个好的坐姿、站姿都可以让背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缓解肌肉酸痛。而驼背等不良的姿势则很容易让肌肉变得疲劳,因此尽量让自己在工作中随时保持挺直腰板的状态。在站立的时候,身体挺直;走路的时候,目视前方;当你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上臂自然放直,前臂与上臂垂直或略向上10~20度,腕部与前臂保持同一水平,大腿与椅面成水平,小腿与大腿成90度。


7.有氧运动


脑力工作者因长时间用脑,容易引起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而使大脑出现疲劳感,常表现为头晕脑涨、食欲不振等。这时身体给人的信号是“困了”。此时,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不是睡觉,而是做有氧运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步等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可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使大脑的氧气供应充足,有助于疲劳消失。但以醒脑为目的的活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再产生体力疲劳。


此外,对于经常待在室内的办公室一族,可利用办公间隙到室外散散步,接受大自然阳光的沐浴,呼吸新鲜空气,提高人体兴奋性。这样就能有效驱离“秋乏”,提高工作效率。

 
喜 欢

418

 
上一个:身体自带的8个治病机关
下一个:一个动作轻松解决身体7种小毛病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