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心血管疾病“盯上”上班族 专家教你预防四方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06     浏览:872    


对于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的经验,让我们错误地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心内科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与年轻人无关。但随着“过劳死”、“亚健康”等都市病的兴起,心血管疾病已经攻陷了“年龄”的壁垒,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剖析上班族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一、高盐饮食


现代人患高血压的常见因素中,高盐饮食位居首位。北方人的口味比较重,吃饭追求咸香,早上喝个胡辣汤,中午各种炒菜,晚上吃火锅,这一日三餐,顿顿都很咸。正常的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但多数人都在9克以上,但盐多必失,钠摄入量过多,会引起钠水潴留,造成血管容量加大,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二、压力大、精神紧张


过去,会计、司机等少数职业因压力大、精神紧张而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但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压力除了来自于工作,还来自于家庭,如买房购车、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等,压力无处不在。压力大、精神紧张,同样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三、熬夜


有些人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熬夜,有些人习惯了晚睡,还有些人夜生活很丰富,舍不得睡。智能手机普及以来,不少人拨拉着手机玩个不停,从当下最火的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很多朋友凌晨一两点了还在活跃。


另外,熬夜、睡眠不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反过来又会增加睡眠难度。不良习惯 如嗜好烟酒。烟草对血管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尼古丁,尼古丁会造成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戒烟后,低压会直接降5~10个毫米汞柱。而酒精则会使动脉血管硬化,降低血管的弹性,最终导致高血压。


专家支招:上班族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招数一:远离咸盐!


吃盐过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血压增高;血压增高将增加血液对血管壁的张力。研究表明,如果血管长期处于高强度张力的控制之下,会加速老化进程。因此,远离咸盐应成为危害血管健康的第一要务。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以等于或低于6克为宜,这已经兼顾到生理和口味两方面的需要。


召招数二:戒烟限酒!


首先,必须戒烟。因为烟中的尼古丁能使血液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更可损害血管的内膜结果。烟龄和烟量和血管的损害成正相关,即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数量越多,动脉壁纤维越厚,黄斑形成和冠状动脉钙化越严重,患动脉硬化的机会就越高。


再看看酒。首先,所有酒(包括白酒、啤酒和红葡萄酒)对人体都有相似的负面影响,包括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肝脏、损害胃肠道黏膜等。长期饮用白酒和啤酒会促进肝内胆固醇合成,使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损害血管的健康;而红葡萄酒因含有一定量的多酚,可能对维护血管的健康有所益处。由此,营养学家目前持这样的观点:不提倡饮酒(包括红酒),若饮酒,应饮用红葡萄酒,且每餐不宜超过一小杯。


招数三:亲近青菜,远离肥腻食物


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型高半胱氨酸”是一种肉类或奶品代谢时产生的氨基酸,高氨基酸水平会引致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减弱,使血管粥样硬化,增加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机会。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可有效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并提高血管的弹性。含有最丰富叶酸的最主要是绿色蔬菜,例如菠菜、青豆等。每日进食3两左右的菠菜,即可为机体提供200微克的叶酸,这足以为血管提供有效的保护。


招数四: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必需的。除了上述饮食原则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尚包括以下内容:每日坚持40至60分钟的有氧体育锻炼,包括游泳、快走、慢跑、登山、骑车等,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的弹性;同时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减少脂质对血管的损坏。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情绪,也能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喜 欢

485

 
上一个:洗完澡后擦这里会丢命 洗完澡身上痒是怎么回事
下一个:别让眼睛“过劳死” 上班族多吃六种护眼食物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