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抑郁症会有什么表现 我们该如何看待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9-05     浏览:232    


抑郁症又叫作抑郁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病因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


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抑郁症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


抑郁症其他常见的症状


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②生活中常常表现是对自我评价比较低;


③自伤或的观念或行为;


④经常会发生失眠等等的的睡眠障碍;


⑤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


⑥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⑦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青少年抑郁症预防


1、做最感兴趣的事


如果事业上没有获得成功,想办法增进自己的技能,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活动,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扫房间、骑赛车、写信、听音乐、逛街等。另外,加强身体锻炼对预防抑郁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2、保持友善的心态


快乐的心态能使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处于最佳状态,促进体内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类和酰胆碱,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提高机体的控病能力。


3、保持心情开朗


多参加一些集体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等。多增加一些爱好,尽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自己充实起来。多与家人交谈,倾诉心中的烦恼。多与年轻人交往,可以得到年轻人活力的感染。


4、享受音乐


辛苦工作后,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好好地奖赏自己一番,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就算是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也能帮你减轻疲劳,带给你不可思议的美妙感受。


5、积极参加运动


每天都应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散步、踢毽、体操等,坚持1-2个小时,可以排解阴霾的心情。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你尝试一下冲浪运动,从冲浪板摔下来的经历,可能远超过四平八稳地站在冲浪板顺着海浪滑向陆地的经验。不过不管成功或失败,只要抱着冲浪板走进海水,所有的烦恼都抛之脑后,而且这种快乐之情往往持续好几天,感觉犹如站在世界的顶峰,会充满高山大海的兴奋和骄傲。


6、买鲜亮的衣服


不要让自己变成“月光族”,但是却可以在明亮的春天用鲜亮的色彩装扮自己,尤其是在不开心的时候,要挑选鲜艳的颜色,让衣服改变你的心情。


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给大家介绍的抑郁症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抑郁症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所以大家在生活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如果在生活中有不好的事情也要及时的说出来,要释放自己的情绪。

 
喜 欢

84

 
上一个:三种习惯 加速阿尔茨海默症与你“牵手”
下一个: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