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 

关于溺水你不得不知的误区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01     浏览:797    


关于溺水你不得不知的误区


误区一、只要溺水不超过1小时就可以救活?


胡说八道。长时间的溺水会造成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停止、脑部出现缺氧,严重的甚至发生脑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就发生永久性伤害;心脏骤停10分钟,就出现脑死亡了。所以,溺水超过一个小时是不可能救活的,说到此处,贾大成更是情绪激动的表示:“只要溺水不超过一小时就可以救活,这就是胡说八道”。


误区二、倒背着孩子跑步急救能控水?


根本无需控水。很多人认为上述“倒背着孩子跑”是一种“控水”的方法,因此对抢救是有效的。但贾大成表示:抢救溺水者时,一律不应该进行控水。贾大成指出原因有三点:


第一,溺水者早期因喉头痉挛、声门闭锁而没有吸入水分(称“干性溺死”);即使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了大量水分(称“湿性溺死”),这些水分也已经进入血液循环。


第二,控水时容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反而会阻塞气道,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


第三,控水还延误了心肺复苏的时间,使溺水者丧失最佳复苏时机。


是否一定不能够控水?大家之所以会选择控水,是因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一直认为既然水进入了肺内,甚至进入了消化道,控水是理所当然的、无可争议的。


但如果为淡水溺水,淡水含盐量0,人体血浆含盐量约0.9%,由于淡水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已经进入肺内的水分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肺内的水分会明显减少或消失。


若是海水溺水,海水含盐量约3.5%,由于海水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机体的水分会进入肺内,肺内的水分则会越来越多,致使肺部“淹溺”。


因此,海水溺水控水,而淡水溺水无须控水。在抢救落水时抓紧心肺复苏的时机,避免异物阻喉,还是不要控水的好~


正确的溺水急救措施是什么?


步骤:1、尽快将溺水者移至安全地带,并注意自身安全。


2、一律不控水,对心脏骤停的溺水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之前,先开放通道,要先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水草、泥沙等,头偏向一侧,让鼻子里的水流出来,再做口对口出气,最后再做胸外心脏按压,按ABC的复苏操作顺序。如无呼吸、有心跳,则无须做胸外心脏按压。


3、同时,呼叫救护车,向医务人员求助。


4、如有外伤,立即处理头、颈部损伤。


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超过10分钟,也不要轻易放弃:


通常,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则发生永久性损害;>10分钟,脑死亡。而溺水导致的心脏骤停,即使>10分钟,亦应积极抢救。

 
喜 欢

459

 
上一个:遭遇意外如何保护好生命要害?
下一个:家庭必备三种东西可以救命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