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 

冠心病患者如何预防猝死?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1310


冠心病猝死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者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是,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猝死出现了年轻化的倾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冠心病猝死是冠心病病人因急性心功能衰竭而发生的突然意外死亡。由于病人原来就患有较为严重的冠心病,不管是否有胸痛、心慌等自觉症状,均可随时随地发生猝死,如日常生活里、旅行途中、工作之时或治疗就诊期间等。


有一些诱发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强或轻度外伤等,有的则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于睡眠、休息之时。冠心病猝死的危险因素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基本一致,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如过去公认的冠心病3项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高、血压的舒张压高和吸烟。但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大致可分为A、B两型。A型人的个性强、好动、急躁,也易冲动;B型人则性格温和、喜安静,不易冲动。相比之下,A型人更加容易患冠心病,同时也更容易发生冠心病猝死。


猝死能预防吗?


医学上把事先未能的突然死亡现象称为猝死。据观察,引起猝死的原因主要来自心脏,尤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大脑缺血,病人多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


那么,为什么不能及早发现这类病人而采取预防措施呢?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病人平素并无任何不适,或者只有发作性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表现,但往往到医院做常规检查时(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却未能发现异常,因而医生不能做出针对性的治疗,以致贻误了病情。


因此,一定要及早发现这类潜伏着危险的病人。目前,通过随身携带式的连续心电监测装置即可将部分病情隐匿的病人“挖掘”出来,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防止猝死的发生。


于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减少冠心病及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更重要的是早期预防,即从青少年做起,而不是待到中老年时再考虑预防。其预防措施包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劳逸结合,讲究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做到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另外,已有研究证实,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用一些降低血黏度、血脂的药物,比如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心肌缺血、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同时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喜 欢

86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孩子抽风如何急救
下一个:如何尽早辨别是否是上消化道出血?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