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因种种原因可能导致出血,一部分属生理性出血,是正常出血,另一部分病理性出血就不同了,它不仅是身体疾病的一种表现,出血而且出血本身也会损害身体健康。那么,对于出血有哪些急救方法呢?
急救措施
1.少量出血,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况,数数脉搏快不快,并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面色苍白、出虚汗者,应把头部放低,脚抬高一些,喝点淡盐水,注意保暖,也不宜过热。适当吃些镇静药或同时服止血药。待病情稳定再去医院。
2.也可把冷水袋或冰袋放在下腹部,冷敷止血。恶心时,应把脸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注意事项
1.出现大流血应尽快请医生或通知急救中心,否则会导致死亡。
2.如出血量较少,先在家安静休息观察,因此时步行或乘车会引起病情恶化,可抬去医院检查。
注意了,出血的量固然可以危及生命,但如果是良性疾病所致者愈后良好;而出血量少的,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最早症状,如果忽视反而可能延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
出血的原因
出血有多种原因,与年龄和是否结婚有关。儿童时期的出血,无论有无规律,如有第二性征显着发育如隆起,长毛等,就应考虑是早发或性早熟;倘若是1-9岁的女孩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妇科检查;儿童及部疼痛,并伴有多少不等的鲜血流出,这多半是创伤,如流出有嗅味带血的液体,又有时发烧,多半有异物残留里。此外,是否得了血液病也值得考虑。生育期的妇女出血,多见于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宫颈息肉、肌瘤,以及癌等疾病。绝经期的妇女出血,应考虑是否得了颈癌或老年性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