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 

父母怎么应对孩子高热惊厥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1081    


高热惊厥是指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原有的神经系统疾病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超过38.0℃时的突发性惊厥。高热惊厥发作突然、症状剧烈,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孩子意识丧失,头向后仰或歪向一侧,双眼上吊或不自主地眨动,脸色、口唇苍白或青紫,牙关紧咬,口吐白沫(如果咬伤舌头时会吐血沫),四肢僵硬并有节律地抽动,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常常被吓得不知所措。


高热惊厥多发生于6 个月~ 5岁的孩子,男孩比女孩多发。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欠成熟,高热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丘脑强烈放电并波及边缘系统和大脑半球,是产生高热惊厥的内在原因。


父母应该做什么?


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后,应该立刻让孩子仰卧平躺,松开衣领,轻轻扶住孩子的身体,以免造成关节损伤或摔伤。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掉嘴里、鼻子里的分泌物,防止孩子吸入而引起窒息。用纱布包裹的竹筷或压舌板垫在孩子的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如果惊厥在短时间内(通常1 ~ 3 分钟)仍没有缓解,要及早、就近转送医院。用力摇晃孩子、强行控制肢体抽动、捂汗退热等方法都是不正确的。


孩子发高烧后及时、有效地降温,可以防止高热惊厥出现或反复发生。先用物理方法降温,可以用20℃左右的凉水湿敷宝宝的颈部、腋下和大腿根处,或者用冷、热水交替湿敷。如果宝宝神志清醒,可以反复用温水(水体温低3℃~4℃)给他洗澡。此外,可以在家中自制冰袋(将袋装奶、瓶装水等在冰箱内冰冻后用毛巾包裹)给宝宝降温。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明显,就要使用退热药退烧,包括直肠退热栓或婴幼儿专用口服退热药。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单纯性惊厥是指惊厥发作是全身性的,持续时间少于10 分钟,一次高烧大多只发作1 次,发作后不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复杂性惊厥是指惊厥发作是局部性的,持续时间超过15 分钟,一次高烧会反复多次发作,发作后常出现神经系统异常。


高热惊厥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各种急性期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而这些不良预后与孩子的发病年龄、惊厥类型、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儿科医生依据孩子的发病年龄、症状体征、常规辅助检查等资料就能够及时作出明确诊断。但高热惊厥诊断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排除颅内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及原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系统的遗传代谢病、癫痫等)。因此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辅助检查,以免出现误诊、误治。


有哪些治疗方法?


高热惊厥的处理分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发作间歇期的预防。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常指医生采取一些措施,尽快控制惊厥、降低体温,并对高热惊厥的原发病(常为急毒感染)进行治疗。此后,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他们是否可能发生高热惊厥复发、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从而在发作间歇期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大多数没有高危因素、一生可能只发生1 次的高热惊厥,不用进行特殊处理。对于有复发危险的高热惊厥,在发热初期还没有出现惊厥前,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孩子服用安定片,以预防惊厥发生,减少脑损伤发生的程度和危险性。对于有可能转化为癫痫的孩子,主张尽早选用抗癫痫药长期治疗。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热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虽然高达2%~ 5%,但绝大多数孩子不会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但由于高热惊厥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呼吸暂停、青紫发绀等缺氧状态,惊厥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缺氧性脑损伤。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要带他看医生:


● 孩子1 岁之内发生高热惊厥;


● 孩子第一次出现高热惊厥;


● 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有高热惊厥或癫痫病史;


● 发作频繁的复杂性高热惊厥;


● 复发的高热惊厥,但发作时的表现与以往显着不同。

 
喜 欢

71

 
上一个:儿童撞伤头部的急救措施
下一个:运动急救不可不知的“大米急救法”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