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 

如何降低止痛带来的不良反应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1-02     浏览:1004


如何降低止痛带来的不良反应


疼痛病不断地困扰着人们,大家都习惯使用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服用止痛。其实,止痛是把“双刃剑”,长期滥用可引起人体多个脏器的损伤,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着想应该从根源上解决身体疼痛的问题。


不少人把止痛当作万能,无论头痛、牙痛还是胃痛,一律用同一种止痛。“止痛效果真的蛮好的,吃完就不痛了!”我们在店中经常听到这句话。其实,止痛是把“双刃剑”,长期滥用可引起人体多个脏器的损伤,如肾、胃损伤,还可造成出血倾向。比如,胃痛就不适宜用止痛。因为止痛中的某些成分,如阿司匹林,除了对胃黏膜有直接的,还有促使胃酸分泌的作用,而胃酸分泌过多往往使胃痛和十二指肠溃疡更加严重。因此,胃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胃病的,才能缓解疼痛。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止痛一般都是非甾体镇痛,存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要降低止痛的不良反应须做到以下几点:


1、用后观察效和有效时间,用应从小剂量逐渐加大,减少不良反应,疼痛减轻后,量可逐渐减少。


2、及时准备,按医嘱正确掌握物的剂量、给途径和给时间。合理的剂量、准确的给时间,可消除80%~90%病人的疼痛。


3、睡前服宜适量增加。夜间、睡前可增加物剂量50%~100%,以保证无痛睡眠;酌情采用不同的给途径,病人因病情或治疗产生严重恶心、呕吐时,可使用止痛的栓剂,效果也很好。


4、服用止痛前后不要饮酒,酒精可以增加止痛物的毒性,哪怕是常规剂量也可引起肝脏和肾脏的损害。


另外,止痛物不要放在小孩能够拿到的地方;如果服用液体止痛,应有一个有刻度的杯,以准量用。还可在液中加入糖或果汁,便于接受。


长期服用止痛的后果是什么?


1、胃黏膜损害:


长期或大量服用止痛,尤其是空腹使用后,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饱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的可致胃黏膜损害,引起胃出血。有资料显示,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的患者中,大约有10%~25%的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中有小于1%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或穿孔。


2、损害造血系统:


一些止痛长期或过量服用,可对造血系统及白细胞造成损害,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障碍等疾病。


3、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


长期或大量服用含有非那西丁的解热止痛合剂,可引起肾坏死及肾间质炎性改变性肾玻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因服用止痛发生肾毒性作用的报道,其中主要是止痛抑制了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目前止痛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已占物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的37%,而且服长达3个月就可引发,其中消炎痛制剂引起的肾损害占大多数。


4、引起中毒性肝炎:


在治疗剂量下,能导致10%的患者出现肝脏轻度受损,长期或大量服用扑热息痛可影响肝功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喜 欢

49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盘点生活中常见的误区
下一个:蔬果代餐有利骨骼健康?这样补钙等于白补!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