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作者:佚名     时间:2018-11-10     浏览:691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5-14天,临床上可表现多种类型: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型。


1、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l-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体检可见: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时需用两手后撑在床上如三角架,以支持;吻膝试验阳性,即患者坐起、弯颈时唇不能接触膝部;出现头下垂征,即将手置患者肩下,抬起其躯干时,正常者头与躯干平行。如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出现键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3、瘫痪期自瘫痪前期的第3、4天开始,大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4、恢复期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


5、后遗症期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脊髓灰质炎病人及携带病毒者均具有传染性,其中以发病前后传染性最大。本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的相互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随排出体外,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等,经口摄入传播。在发病早期,鼻咽部分泌物中存在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1、卧床休息


患者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隔离40天,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


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合用有协同作用;有条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天),连用2~3天,有减轻病情作用。早期可应用干扰素,100万U/d,肌肉注射,14天为一疗程;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喜 欢

367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脊髓空洞症的病因是什么
下一个: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与症状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