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 

夏天易困易上火?“夏日综合症”应该这样治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25     浏览:268    


易上火、易疲劳、精神差、胃口不好...这些都是“夏日综合症”的症状!夏季出现的各种身体小问题与季节特点息息相关,如果你懂得聪明调整饮食,就可以轻松应对,赶走“夏日综合症”。


●暑气重,心火盛,易上火


应对关键:清毒降暑


中医理论中有“六”之说,风、寒、暑、湿、燥、火,这是致病的六大因素。“火”简单来说,就是坊间所谓的“上火”。上火在不同的季节都可以出现,前五也会导致火的产生。夏季除了有火之外,还有暑、湿两大邪气在干扰人体健康。


中医认为夏季与“心”相应。暑气重、热毒盛容易导致心火旺,人的精神上容易产生厌倦懈怠。还容易引起一系列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心浮气躁、食欲不振等。同时,这个季节昼长夜短,很多人会出现晚睡、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也容易带来心火。因此,夏季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清热毒、降暑气。


饮食建议:清热降暑未必需要借助物,日常生活的食物中,就有很多清热降暑的食物。夏季常见的食物有如冬瓜、绿豆、海带、苦瓜、猪血、菌类、胡萝卜、马蹄、西瓜等。


多食用苦味的食物、绿色蔬菜、含水分多的水果等,也有助于人体清热解暑。建议餐桌上可以适当增加此类菜谱。另外,也可以用一些常见的中煮水当茶喝,例如菊花、金银花、莲叶等,特别适合这个季节。


●湿气重,精神差,易困倦


应对关键:祛湿利水


夏日湿邪在岭南地区十分常见,特别是七八月份,湿气当令。岭南地区湿气重,夏季雨水多,这是湿气的一大来源。另外,酷暑时节,喜欢喝冷饮、吃凉菜,也容易导致湿邪侵袭,影响健康。


湿气重的人容易觉得精神不振、头部沉重、困倦渴睡,还有肢体困重麻木、肩膀酸硬、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湿气还会入侵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胃口差,进而一步加重精神不振。同时,很多湿气重的人还会表现出水肿、下肢浮肿等。


饮食建议:很多食物具有祛湿的功效,可以适当增加此类食物的摄入,如赤小豆、苡米、扁豆、淮山、芡实、莲子、胡萝卜、鲫鱼等,都是餐桌上的祛湿佳品。


祛湿的另一个关键是增加水分排出体外,将湿邪带走。夏季人体容易流汗,其实也是一个排湿气的过程。多喝水、适当运动、不要老在空调房里呆着,有助于 排出湿气。也可以适当摄入利水的食物,如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番茄、萝卜等,能够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湿气排出体外。


●温度高,胃口差,消化弱


应对关键:健脾开胃


胃口变差了,看见什么东西都没食欲。这是夏季困扰全家老小的一个大问题。造成夏季胃口差的原因有很多,气温升高,人的精神容易疲倦困乏,不思饮食。


夏季出汗多,水分补充多也会中和胃液,引起食欲不振。湿气重也容易犯脾胃,引起食欲不振等。


饮食建议


1、多吃酸


针对食欲不振,可以适当摄入有酸味的食物,例如酸梅、橙皮、山楂、菠萝、猕猴桃、柠檬等。酸味食物可以增加胃液酸度,有生津解渴、健胃消食之功效,能够增进胃口。


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在炒菜、煲汤时适当加入陈皮、菠萝等,有开胃功效。夏季温度高消化功能差,还应少吃难消化的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粥等。


2、健脾利胃


还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健脾利胃的食物,增强胃肠功能。如绿豆、苦瓜、萝卜、淮山、香菇、木耳、南瓜、番茄等。由于湿气也是导致胃口差的原因,适当多摄入上述祛湿的食物,也有助于缓解脾胃不适。


同时,要根据机体出汗量的情况适量补充盐分也是解除身体疲乏、胃口不佳的重要方法。另外,尤华智还提醒,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快,食用前要保证食物的干净卫生,避免出现胃肠道疾病,影响脾胃功能。

 
喜 欢

109

 
上一个:10种日用品的最佳使用量
下一个:掌握7个方法 助你提升幸福感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