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常用的坐具 便当的兵器-马架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1-30     浏览:127


马架,是陕西省宝鸡市老拳师苏太和传练的一种少为人知的兵器。马架原是马车竿3滴孤硎奔芊怕砹喜塾玫模因以为名,又叫马叉。后来,人们仿其形式,把体积改小,演变为供人歇坐休息用的坐具。由于它携带方便,坐上舒适,遂为人们所乐用。实际上,它也是一件方便实用而不惹人注目的武林兵器。平日带上它,即可以随肘随地坐上休息,也可以舞动起来健体防身。




苏太和师傅生于1900年,山东省昌邑县人,自小习武,坚持数十年,还应邀参加过陕西省武术表演赛。以马架为武器是他少年时跟随当地武术名师学练的。据说,在明代以前就已在民间出现。到了明朝中叶,经常侵扰我国东部沿海一带,而昌邑县地处山东半岛中北部,面临渤海,首当其冲。当地百姓为了自卫,便群起习武,马架术遂得以在当地流传。后来,戚继光奉命抗倭,为了进一步提高兵士和义勇群众的战斗力,曾广泛搜求汇集民间流传的各种武术加以研究整理,用来教练兵民,在山东沿海一带便产生了以抗倭自卫为目的的“指东”流派武术。所谓指东者,即以手指东方,誓死杀灭之意也。马架术因属于“指东”武术的一种,而被广泛传播。由于马架术吸收了其它拳术套路的优点,而且演练方便,技击性强,深受百姓欢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马架术逐渐变成为一种师授秘传之术。据了解,现在马架术在昌邑县已经失传。那几年,该县曾有人专门向苏太和师傅求教。




马架是一种极好的技击武器,骑马可用,步战亦佳。其形体大小,可因人而异。喜练大者,大小可方三尺。喜练小者,可一尺见方。现在常练者,以一尺见方的为好。一是携带方便,二是歇坐舒适,三是实战起来恰到好处。持练时,先将马架合拢,手握上下边中部,运用臂腕力旋转舞动。舞动时,持手手心要松,便于旋转。接招发力时,持手立即紧握,由虚变实。马架的技法套路,来源于“指东”拳术。它的招式步法,充分体现了“指东”拳术“圆、横、斜、旋”的特点。马架合拢后呈四边形,除手握一边外,其余三边均可击人,而且四角出钩,因而运用起来,具有棍和钩的特点。快练起来,动如旋风,疾似骤雨,变化无穷,既可砸、扫、点、打,又可钩、夹、搅、挂。由于马架四边有钩角,舞动起来是旋转性打击,便以手握处为中心,形成一个旋转的球体,加上进招速度快,变化多,尤其不好空夺。只要稍有功夫,马架对匕首,一钩一打便可将其击落。




马架又是一种很好的健身器具。青年人腿功好的,可以练习中、下三路。中,老年人基本功差的,可以练习中、上三路。速度可根据各人情况,随意快慢。马架既可单练、亦可双练,还可以同其它兵器对练。特别是中、老年人,可经常携之到公园或野外空地练习,练累了,即可垫坐休息,或读书赏景,或乘凉话闲,其惬人意。




经常练习马架,可以增强臂力,尤其是腕力。这对于经常从事书写工作需用腕力的人,更为合适。它还能促进集中、平衡性能,锻炼准确、果断、迅速辨能力。由于马架舞动起来是旋转性运动,初学时不易控制,容易误伤自己,应小心法意,多加练习,迨熟练后,即可运用自如。

喜 欢

49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少林金刚八式-潘霜喜
下一个:武术套路有何作用与价值?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