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武术与中医伤科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0-13     浏览:594    


武术 与中医伤科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兴起之时。据兵书《六韬・龙韬・王翼》载:“王者帅师,……方士三人,主百,以治金疮。”古代军队交战,士卒最常见的伤是金属利器、钝器等造成的兵器创伤,当时一般称为“金创”。“以治金疮”,显然指伤科治疗。再从汉字的“”字从“矢”,从“殳”,“疾”字从“矢”来看,也说明与武器和战伤有关。


象形拳


文化词汇卡:象形拳


象形拳,顾名思义,象外物之形而创立的拳法。世间万物大者如雄狮...


功夫词汇学习卡:功夫常用词语Ⅰ


[功夫小游戏 ][常用兵器汇总]


华裔夫妇办武术学院 促美中了解


盘点华人武术明星:李小龙成最大卖点


少林功夫以色列引武术热 功夫赢喝彩


不爱红装爱武装 印度学生学越南武术


成为一名"反恐精英"都需要哪些绝技


男子练习铁砂掌劈砖如泥 手掌如熊掌


柯大年――热衷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人


2010年武术年度“十大重要事件”!


霍元甲死因揭秘:他是被毒死?




据《中国骨科技术发展史》称,伤科的少林寺学派产生,可能与宋代陈自明所说的“下甲人”有关。这些“下甲人”靠师授家传的技术在民间治疗创伤。自唐以后,少林寺僧的武术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下甲人”自然受其影响,他们一面习武,一面以正骨治伤为业,遂成为既是技击家,又是伤科医生的一种行业。


随着古代战争规模扩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习武练拳活动开展,人体各种损伤,包括伤及气血、内脏和闭塞经络的内伤,以及像扭伤、跌伤、撞伤、脱臼、骨折、金创等伤及皮肉筋骨的外伤增多,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损伤,成了兵家、武术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战争带来的严重人体损伤需要不断发展的伤科医学和医疗手段;不断发展的武术活动,需要伤科治疗作保障。因此,伤科与武术不但有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密切,以致至今仍是武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医伤科发展很快。《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七就载有用生地为主消肿活血化瘀的方;晋代葛洪《肘后方》载有用竹片作夹板固定骨折伤腿的治疗方法;南北朝时,又发明了用新鲜桑树皮作线缝合伤口的技术;伤科要三七在明代之用于临床,等等。此外,伤科治疗技法,如推、拿、按、摩、搓、抄、滚、捻、缠、揉等也相当成熟。


中医伤科也不断地吸收武术某些来丰富自己,直到今天,我们仍可看到中医伤科治疗技法有明显的武功痕迹。如中医伤科的“一指禅推拿”便脱胎于武术的一指禅点穴术;“擎拿法”源于拳家;“拍打疗法”便是沿袭武术的排打功等等。


当今许多骨科名医手法亦多出自武术招术。如曾为元帅治愈腰伤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刘寿山主任治疗髋部外缝伤筋的手法:前手按住伤侧腹股沟部,后手拿住患者小腿下端,将伤肢拔直,势如握枪使棍;然后由外向内旋转摇晃,再进而将患者小腿夹于腋下,手把患肢窝,形似“海底针”与“下切掌”,技如“青龙出水”与“铁牛犁地”。武技中的拨筋、拿晕、点穴、闭穴、背挎八法,擒拿中的脚牮之术及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合理地用于疗疾、健身等,都是中医采用武术的例证。


武术更是遵从中医理论来指导习练,并在技术中大量吸收中医的医术,用之于养生和技击。如医术中的点穴、拿脉、解骨及救治偏差术等则直接用于自卫与技击术中;“气以直养而无害”、“壮内以助其外”的方法则既用于技击术中,更用之于养生与壮内。


医理中的“凡经络皆有益于拳”;“五运六气司变化,武术得之自通神”;“内壮为本,以内促外,方为有本之学”等,都广泛运用于武术的习练、教学与训练。


武术根据中医理论摸索出一整套“固本保元”之法。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因此,武术界十分重视对肾的锻炼,从而创造了“肾有久病功”、“金丹功”、“铁裆功”等,以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并用之于技击术中的抗击打。


此外,武术还根据四时气侯的变化,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并结合日、月、地相互运行的规律性变化,以中医理论为内线安排各种传统(见图表)。


中医伤科与武术的密切结合,并就此培养了一批将中医、气功、武术三大学术相结合,集武功、文功、手功、功四项功夫于一身的文武兼备的专业人才,形成了既有拳械、气功、伤科技艺,又有专著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昆仑派、茅山派武医体系。据古今名人录记载皆不乏武术家善医者,名中医善武者。如著名武术家兼伤科专家的王子平、郑怀贤、万籁声等。目前海外华人开设武馆者多兼跌打医生;国内分散于全国各地的习武兼习医者更大有人在。


武术与中医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养生、功夫、武术伤科、伤科针灸、运动医、练功疗法、救治偏差、特种功术等八大技术成果以及一大批有关的学术著述。如《救伤秘旨・跌损妙方》、《跌打点穴残伤治疗法》、《分筋卸骨断骨图翼》、《跌打骨科学》、《正骨止血法》、《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活手死手伤科接骨》、《伤科术》、《点穴伤科秘诀》、《伤科诊疗》、《点穴与解穴》、《实用伤科中与方剂》等。


关于武术与中医二者在学术上的贯通,还可从以下两个歌诀得到体认。


①武术的《卸骨总诀》卸骨不与断骨同,全凭手法与身功,轻重缓急为高手,借势顺力是上工,死擒活拿顺推按,摘卸瞬时响一声。②医学的“上歌诀”上不与接骨同,全凭手法与身功,宜轻宜重为高手,兼吓兼骗是上工,法使骤然人不觉,患如知也骨已拢,兹将手法为歌诀,一法能通万法通。


由此可见,武术与中医骨伤科的关系之密切。这种历史的结合,必将有力地促进二者在今后的共同发展。

 
喜 欢

238

 
上一个:武当派六合八法拳
下一个:浅谈《周易》与武术文化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