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内劲的培养方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09     浏览:547
关于力和劲的问题我不想再讨论了,刨根问底的来区分两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在这里把内劲的特点阐述一下,共大家参考:
1. 内劲是活的。内劲在体内时流动的,变化的。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的筋骨节节贯穿的运动形式,而局部肌肉持续紧张所产生的力是死的,没有阴阳变化,不是全阴就是全阳。
2. 内劲催发时全身的骨节是向外松张的。这和常人发力时全身拘紧的状态恰恰相反。
3. 内劲是一波三折的。即所谓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会自断其根。
4. 内劲是隐于内的。内劲的运转很少依赖于外形的变化,是一种内在的传导,如果练习者在过分的拧腰旋胯中去追求内劲,方向显然是错了。
5. 内劲可在任何部位透发出来。这仍然是因为其独特的传导特性所铸就的,而普通的肌肉发力会严重受制于发力的角度、力量,以及肌肉分布位置等因素。
6. 内劲的整体性。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误区,所谓的“整体”,并不是指“同时做相同的事情”,而是“同时做不同的事情”,而当这些“不同的事情”能够协同起来的时候,“整体”便产生了!“同时做相同的事情”便是僵、硬,“同时做不同的事情”便是活、松、柔。例如鞭子,如果每一节“同时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成了一根硬棍儿,静则“懈”,动则成“僵”,便毫无阴阳可言了。
在了解了内劲的六个特点后,我们总结一下,应该如何培养内劲:
1. 练拳时要慢,悉心体会每一骨节的“动”,一定要“顺序”而动,该哪节动时哪节要动,其它的节要等待,不要动;
2. 太极拳的操作要“全凭心意功夫”,心越静、越细,对骨节的操作才会逐渐精准起来,从而逐步达到“节节贯穿”的要求;
3. 静功的练习。太极静功讲究“静中求动”,如在站桩时,从心意上操作周身骨节不断的对拉拔长、向外延伸,忽略肌肉的存在,体会筋骨自然松拉的感觉。
以上三点只是产生内劲的基础条件,气功入门,并不是内劲本身。当经常这样做以后,气血便开始在全身活跃起来,肢体会产生麻、胀之类的反应,身体某些部位会不知觉的动起来,这是内气在“穿”骨节,内劲初步产生了,但这时的内劲还只是被动的,不能为我所用。当内气的活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可开始训练这些“可爱”的内劲了!
喜 欢

242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陈济生论练拳要领
下一个:冯志强谈怎样练太极拳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