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一松一紧济刚柔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16     浏览:724
太极者,刚柔兼至,浑于无迹,外形似柔内实刚,说柔有柔,要刚有刚,忽隐忽现,刚柔相济,此乃太极成功者之谓。然未成功前,如何积柔、如何成刚,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
首先,于理要明白太极刚柔的内涵;其次,于法要掌握正确修炼的方法,经过长时期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乃至刚柔相济的阶段。
太极二仪,柔之与刚。柔者阴柔,刚者阳刚;刚柔即阴阳之质,阴阳即刚柔之气。常运阴阳二气培养刚柔内劲,阴气流行则为阳,所以刚归至于柔;阳气凝聚则为阴,所以柔造至于刚。阴中有阳而柔中寓刚;阳中有阴而刚中寓柔,阴阳得中,刚柔兼至;所以,阴阳互济,刚柔相济。此太极阴阳刚柔之理也。
所谓柔者,相对刚而言,指松柔、轻柔、柔韧、柔顺之意,其含义是外显和顺而气充于内。非软、非散,非轻浮,软散无力难以长功,轻浮无定难以生根,此皆偏柔之病。
所谓刚者,相对柔而言,指阳刚、沉刚、内刚、至大至刚之意,其含义是气形诸外而内持沉着静重,精神内藏不露。非强为、非努气、非鼓劲,硬发强为气血不和而有损元气,努气鼓劲力刚易折而为人所乘,此皆偏刚之病。
拳经云:“欲刚先柔,欲扬先抑”,就是说欲成刚先求柔,刚从柔中生,积柔自成刚,此是太极自然循环之理。而欲柔先求松,由松沉人手而得柔顺柔韧劲。关于松沉人手的要领和方法,可参见前节,这里不再赘述。至于太极柔劲的内涵须重复一下,即“太和元气,浑然中伏”,充于肌肤,敛于骨髓。气若不能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则无柔顺可言,亦无沉着可言,刚劲终难问津。如何使气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其诀窍就在于“一松一紧”。所谓一松一紧乃精神意气的松紧之谓,非筋皮肉骨的松紧之谓。心神意念一松则气敛骨髓、沉归丹田;心神意念一紧则气出丹田、充于肌肤。
一松一紧的方法,就是柔顺沉着济刚柔的方法,也就是拳经所云的“一气运弛张”、“摩荡柔与刚”的道理。一松一紧,气有弛张。弛者敛气入骨、归人丹田而为合;张者出于丹田、充于肌肤而为开。一松一紧,神气鼓荡。隐于内是神意鼓荡,显于外是气势鼓荡,行同水流,止似山峙。
一松一紧,势有回环。气运十分似潮涨,此时为紧;气归丹田似潮落,此时为松。潮水拍岸自回头,一涨一落势回环。
一松一紧,折叠往返。欲紧先松,欲松先紧;松紧之中有折叠,往返之中有松紧。
一松一紧,蓄发相变。松时为蓄紧为发,松如蓄水,发似决堤。欲发先蓄,蓄而后发。
一松一紧,刚柔兼至。松之为柔而柔中有刚,紧之为刚而刚中有柔。外形似柔内实刚,阴阳互济无迹寻,外面柔似棉,内坚如钢条。
一松一紧在习拳练功时的运用和体现是:开展时为紧,沉合时为松;运劲时为紧,定式时为松;逆缠相开时为紧,顺缠相合时为松;胸腹开为紧,胸腹合为松;发放为紧,收蓄为松;进为紧,引为松;上一势与下一势之间有松,此圈与彼圈之间亦有松;往返折叠之处有松,转关运化之处亦有松。总之,一动一静有松紧,一开一合有松紧,一圈之中有松紧,处处皆有一松紧。开合递相承,松紧势相连,一气运弛张,太极理循环。欲向何处寻刚柔,一松一紧运天机。
所以说,一松一紧济刚柔是培养太极刚柔内劲的入门诀窍。
喜 欢

397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太极拳的多种练法
下一个:太极拳怎样练气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